陽10月9日訊(記者 樊成甫 通訊員 余旭生)“灌陽的生態條件好,良田肥沃,適合種植水稻,農民很有經驗,栽培的技術好。”10月9日,
廣西灌陽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在
桂林市灌陽縣新圩鎮小龍村舉行。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為工作站揭牌。
廣西梧州墻體廣告
在揭牌現場,袁
廣西梧州墻體廣告隆平說,灌陽的超級雜交稻和再生稻產量非常高,超級稻產量創下了畝產1500公斤的記錄,這也讓他更有信心未來把灌陽的經驗推廣到
廣西。
袁隆平表示,灌陽的水稻品質曾得到日本專家的認可。日本專家品嘗后也稱贊“你們的大米品種跟我們最好的大米
廣西梧州墻體廣告可以媲美?!边@讓袁隆平很驕傲自豪,希望把灌陽經驗推廣,讓一季稻產量實現1200
廣西梧州墻體廣告公斤以上。
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在
桂林灌陽揭牌
為袁隆平院士工作
廣西梧州墻體廣告站揭牌。
廣西新聞網記者 樊成甫 攝據了解,工作站正式運營后,將由袁隆平院士帶領科研團隊開展雜交水稻選育與示范推廣研究工作,轉換和應用推廣科技成果,培養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完善超高產栽培技術體系,有效提高土地的單面積產量,實現糧食增產,為
廣西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工作站將選育出適合
廣西梧州墻體廣告于地區一系列雜交水稻新組合,完成畝產1200公
廣西梧州墻體廣告斤的任務;選育出一系列水稻新品種,可實現大面積推廣品種2-3個,在
廣西推廣面積100萬畝左右;選育特種稻新品種3-5個,畝產達500-600公斤的豐產要求,推廣面積在30萬畝左右;成立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培養雜交水稻及特種稻中級育種人員及產業化技術推廣人員。
廣西梧州墻體廣告
同時,以院士專家工作站為基礎,建立水稻“育、繁、推”一體化的科研平臺、產業化及交易中心,致力于我國水稻遺傳改良及產業化推廣的技術探索與研究,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推動我國農業產業結構升級和可持續健康發展。
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在桂
廣西梧州墻體廣告林灌陽揭牌
揭牌儀式現場。
廣西新聞網記者 樊成甫攝
當前,院士工作站已完
廣西梧州墻體廣告成300畝標準化示范基地和200畝高產攻關示范基地建設,已開展1200余份水稻種質資源的改良與創制,已建設超級稻育種實驗室1個。
“經過九年攻關,灌陽‘超級稻+再生稻’畝產已突破1500公斤,示范推廣種植面積達5萬畝”。灌陽縣委書記周春涌表示:“灌陽將充分發揮院士工作站的科研帶動作用,繼續努力攻關,為實現袁隆平院士高產高產再高產的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為實現雜交水稻覆蓋全球的目標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