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聽說過沙漠的胡楊樹,千年不朽,沒想到
黃石竟然有上億年的樹化石!”“看上去是木頭,摸起來是石頭,大自然真是巧奪天工啊!”……這是11日發(fā)作在
黃石園博園國際樹化石林“相約
黃石共享晶彩”采風活動中的一幕。
湖北黃石墻體廣告
十月,大冶湖畔秋風送爽,1314棵上億年的古老樹化石頂風而立,以滄桑卻充溢力氣的身姿,靜候10月31日的第三屆中國(
黃石)地礦科普大會暨晶彩
黃石文旅嘉年華的到來。
“這是我的收官之作。”古生物專家、
深圳古生物博物館館長張和教授驕傲地說,
黃石礦產(chǎn)資源豐厚,礦冶文化氣氛濃重,是研學(xué)科普和休閑觀光的好中央,這是吸收他將本人終生搜集的寶貴化石無償落戶
黃石的重要緣由。
湖北黃石墻體廣告
樹化石,又稱木化石或硅化木,是石化的樹木枝干,中生代侏羅紀晚期產(chǎn)物。可以成片觀賞來自不同國度、不同地域的樹化石林,是一件樸素的事情。
黃石園博園國際樹化石林建于2018年,占地50畝,劃分為8個展區(qū)。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樹化石1314棵,是世界上范圍最大、數(shù)量最多的樹化石林!
湖北黃石墻體廣告
走進
黃石園博園國際樹化石林,似乎進入億萬年前的森林深處。在這里人們能夠摸摸上億年的樹化石,感受漫長歲月的沉淀與變化,驚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
整個化石林的規(guī)劃,非常考究。最先映入視線的,是世界最粗最重的樹化石——西都南洋衫型木,產(chǎn)地蒙古國,樹直徑2.8米,重達20噸。
湖北黃石墻體廣告
處于中心位置的,是來自
新疆、
內(nèi)蒙古、
遼寧的樹化石。這些樹化石高大、挺拔、粗壯,巍然聳立于中央。在中國園區(qū)的周圍,散布有蒙古國、印度尼西亞、美國、緬甸、埃及的樹化石集中展現(xiàn)點,種類不同,外形各異,顏色紛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亙古之戀廣場上還佇立著一對億年“情侶樹”,根系纏繞,聳立不倒,吸收了不少游客駐足觀賞。
樹化石林中的精品則非緬甸樹化玉莫屬,樹化玉質(zhì)地堅韌,紋理細密,顏色豐厚。經(jīng)過人工打磨拋光,光亮、晶瑩而溫潤,樹化玉已成為玉石類別,具有極高的珍藏和欣賞價值。
園區(qū)內(nèi)還有樹化石埋藏地質(zhì)狀態(tài)、假山、瀑布、水池、小溪等景觀,并且種植了2800多棵各種樹木。在綠草、鐵樹、香樟之間,樹化石與環(huán)境調(diào)和共生,逾越億萬年的時空,和我們一同沐浴著今天的陽光,真是難以捉莫的命運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