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一年開端,由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生態管護員濤西昂扎拍照記載的,以野生動物為關鍵詞的多條新聞短視頻在央視新聞、新浪微博等國內互聯網及自媒體渠道推出,“
青海生態”“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屢次成為國內網絡、微博熱點,短視頻閱覽量超過100萬。幾天前,濤西昂扎參加曲麻萊縣天然調查節,一小時拍照到野生動植物10余種。
青海海東
墻體廣告
1小時記載10余種野生動植物
9月17日下午,海拔4400米的通天河畔,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生態管護員濤西昂扎正在參加一場由曲麻萊縣安排的天然調查節。
16時許,濤西昂扎單獨爬
上海拔5100多米的扎俄山,在一處灌木叢等候。黃昏將至,風吹得呼呼響,白天藏匿在山頂的雪豹、白唇鹿、巖羊等野生動物即將下山飲水。
青海海東
墻體廣告
灌木叢旁有一條曲曲折折、一尺多寬的小路。順著這條小路下山,能夠直接到達長江上游的通天河河道,順著小路上山,能夠找到很多的野生動物。
青海海東
墻體廣告
這一刻,濤西昂扎只需靜靜等候,等雪豹、白唇鹿、巖羊、馬麝順著小路下山,路過灌木叢時,他按下快門,但這些對于生態管護員來說,還不夠。
青海海東
墻體廣告
濤西昂扎想捉住眼前灌木叢里的樹梢、小草,一步步往下滑,跟從野生動物下山,盯梢記載它們在林間休憩、飲水、打鬧嬉戲的影像資料。之后,假如膂力答應,他還想跟在野生動物后邊拍照野生動物攀爬崖壁、在崖壁間跳躍的精彩畫面。
青海海東
墻體廣告
這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眾多生態管護員開展日常管護使命的一天,為了這一刻,濤西昂扎從早上6時出發,一向等到了16時許。
很快,鹿群呈現了,它們從山頂快速跑下,一向沖到了山下林區的柏樹邊上開端休息,十幾分鐘后,再次走過淺灘,走到了長江邊上。一只只白唇鹿伸長脖子,吸吮著長江水。
青海海東
墻體廣告
1、2、3、4……濤西昂扎發現,這是一個由30多只白唇鹿組成的種群。幾只成年雄性帶領,十幾只成年雌性白唇鹿護送幼鹿下山飲水。爾后一小時里,濤西昂扎先后拍照了巖羊、馬麝、鷹等動物,還拍到了十多米高的柏樹下,白唇鹿臨時休息點以及周邊的各類植物,總計記載野生動植物10余種。
青海海東
墻體廣告
1小時給
青海野生動物發明百萬+網絡閱覽量
“近日,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內,一名生態管護員拍照到了70多只國家一級維護動物白唇鹿種群橫渡長江的情形,在雄鹿的帶領下,整個鹿群穿越了15000多米的間隔。”這是2018年10月21日由中央電視臺播發的新聞。當天,這條新聞經中央電視臺播放后,《70余只白唇鹿橫渡長江》的新聞敏捷在網絡上、微博上成為傳達熱點,“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成為全國媒體及網友熱議的對象。
這段視頻的拍照者就是今年26歲的濤西昂扎,視頻背面還有一段小故事。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樹立后,他成為生態管護員。2017年,因為生態管護工作杰出,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環境和天然資源管理局給優異生態管護員配發了相機。爾后,他一心撲在了生態管護的崗位上。
青海海東
墻體廣告
上一年9月30日13時許,濤西昂扎騎
摩托車到了曲麻河鄉境內的長江七渡口附近。當時,氣候很冷,他拿著相機,預備拍完景色后離開,可就在那時,他遠遠看見成群的白唇鹿在
移動。那一瞬間,濤西昂扎認為,假如白唇鹿繼續向河邊
移動,他還能夠抓拍到愈加精彩的畫面。為此,他在一處山崖下等候20多分鐘后意外發現,自己有可能會拍照到白唇鹿渡過長江上游通天河的壯觀畫面。
于是,他趴在原地繼續等候。十幾分鐘后,濤西昂扎發現,寬約100多米的通天河河道上,70余只白唇鹿排成一列,在河道中絡繹,十幾分鐘后,成功上岸,到了長江對岸的草場上。
青海海東
墻體廣告
“這是咱們首次拍照到白唇鹿種群集體在通天河兩岸遷徙、活動的畫面。”幾天后,他從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工作人員口中得知,不經意間,他記載下了國家一級維護動物白唇鹿種群遷徙的寶貴畫面。
青海海東
墻體廣告
爾后,省內、國內各大媒體爭相采訪濤西昂扎,發掘他和生態管護員們在拍照這段視頻前后一小時里的工作情況,甚至與他相關的各種新聞,幾天時間里“三江源國家公園白唇鹿種群渡過長江”的新聞在各大媒體渠道的閱覽、轉發量超過100萬次以上。
濤西昂扎說,對于生態管護員來說,拍照一段野生動物的視頻并不難,最難的還是遇到一次大場面(成千上萬只野生動物遷徙畫面)后,能夠連續數小時或數天,盯梢記載它們嬉戲、繁衍、捕食的連續性畫面,這樣的畫面除了記載,還能夠幫助科研人員了解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確認相關種群數量及遷徙規則。
青海海東
墻體廣告
濤西昂扎被當地人稱為牧民拍照家。上一年,他在曲麻萊天然調查節拍照的蝴蝶被評為野生動物類拍照二等獎,爾后,這一作品在
青海美術館展出。今年3月,他拍照的9匹狼在遷徙過程中捕食的畫面成為網絡熱點。8月,他在玉樹巴塘河救起一名3歲男孩讓人們愈加了解他,那天救人后,他上山拍照時,又一次拍到了狼群活動畫面。
青海海東
墻體廣告
記者手記
濤西昂扎是三江源國家公園17211名生態管護員中的一般一員。自2016年以來,他和眾多的生態管護員一起在三江源一線生態監測與維護中作出了極大貢獻。
青海海東
墻體廣告
他們一起推動山水林草湖安排化管護、網格化巡查,組建村級管護隊和管護小分隊,構建遠間隔“點成線、網成面”的管護系統,逐漸從草原使用者轉變為生態管護者,促進了三江源國家公園12.31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地域內人與生態環境調和共生。
從2016年起,我省開端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以來,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已完成園區“一戶一崗”,生態管護員達17211名,系統試點3年以來共投入資金4.34億元,戶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
青海海東
墻體廣告
此外,隨著牧民維護生態的內生動力全面激發、相關理念在心中生根發芽,生態管護員漸成三江源生態維護主體,在地廣人稀的三江源地區構建“點成線”“網成面”的管護新格局,在我省樹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天然維護地系統中發揮著不可小覷的強壯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