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019中國·
內蒙古烏海墻體廣告烏海沙漠葡萄酒文化旅游節如約而至。
如今,這個影響巨大的文旅活動已經成為我市的一個經典保留節目。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金秋9月,我市都要舉辦沙漠葡萄酒藝術節,迄今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這項活動已經成為展示
烏海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成為打造
烏海沙漠葡萄酒文化品牌的有效平臺和促進
烏海擴大對外開放的橋梁紐帶。
“沙漠是我們的,沙
內蒙古烏海墻體廣告漠葡萄酒是世界的。”這不僅僅是一句宣傳語,更承載了
烏海人對于葡萄酒文化的認識。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
烏海擁有了產出沙漠葡萄的機會,越來越開放、時尚的城市文化又給了人們認識葡萄酒、學習葡萄酒文化的機會。
當葡萄酒走入尋常百姓生活,當葡萄酒與生活開始對話,一切都變得美好起來。
金秋時節,處處藤牽碩果
每年8月份開始,烏
內蒙古烏海墻體廣告海就進入葡萄收獲的季節。郁郁蔥蔥的葡萄種植園里,珠圓玉潤、晶瑩剔透的葡萄掛滿枝頭,等待人們來品嘗。
作為地理位置、自然條件都極適合種植葡萄的黃金地帶,
烏海的葡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那時候,還主要以庭院種植為主,老百姓在自家的院子里種上一兩株葡萄,待葡萄枝蔓越爬越長,就搭起小小的葡萄架,秋風送爽的時候,全家人圍坐在葡萄架下品嘗美味的葡萄,是不少
烏海人最珍貴的記憶。
那時候,葡萄的種類尚不多,龍眼、無核白、瑪瑙、元白……翻來覆去就那么幾種。直到上世紀80年代后期,葡萄種植業被列入了我市“十五”國民經濟計劃,政府制定了無公害葡萄生產基地建設的長遠發展
內蒙古烏海墻體廣告規劃,并出臺了多種優惠政策,葡萄種植業才真正邁入大發展時期,并迅速成長為融合一二三產、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農區居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果農岑建宇就是一名葡萄種植園主。在他的葡萄園里,京早晶、乍娜、火焰無核、夏黑等早熟品種早就開始陸續上市,吸引了四面八方來的采摘者。這其中也不乏許多外地客人,在大家看來,
烏海葡萄口感好、甜度高,是饋贈親朋最好的選擇。
國慶節期間,果農宋三家的葡萄園也迎來了絡繹不絕的客人,因為每天來采摘的人太多,全家都上陣了還是接待不及,只好限時“閉園”。“這幾年
烏海葡萄名聲在外,的確是不愁銷路了。”宋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