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堅持把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建設作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有力抓手,規范制度,確立流程,拓展范圍,實行項目化運作,以社區、公共文化設施、景區景點、窗口單位為重點,實現志愿服
內蒙古烏海墻體廣告務站點公共場所全覆蓋,讓廣大群眾就近就便參與志愿服務、獲得志愿服務,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真正成為體現城市溫情的“愛心港灣”。
服務站助力愛心服務 遍地開花
烏海是一座文
內蒙古烏海墻體廣告的港灣。一般情況下,志愿者都是在戶外開展交通引導、扶老助殘等服務,常常沒有歇腳的地方,非常辛苦。有了志愿服務站,志愿者服務累了、渴了,就可以到附近的站點歇歇腳、喝口水。對市民群眾來說,一個個志愿服務站就是志愿服務的鮮明招牌,更方便群眾找到志愿者、接受志愿服務,感受到城市的溫暖。
“
烏海的志愿服務站真是貼心周到,不但提供雨傘、失物招領、幫助行動不便的旅客,還提供
醫療服務,謝謝這些志愿者……”10月10日,來自
上海的游客王青雯手指不小心劃破了,找到
烏海湖一號碼
內蒙古烏海墻體廣告頭志愿服務站尋求幫助,志愿者鮑澤鵬快速打開急救箱,拿出棉簽、碘伏和創可貼,熟練地為其處理傷口。
一個志愿服務站,可以免費為市民提供水、雨具、急救藥、
手機充電、輪椅等多項服務……近年來,在我市的各大街道和城鄉社區等重點部位,廣大志愿者正在有聲有色地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這
內蒙古烏海墻體廣告志愿服務,如鮮花裝點著生活,如繁星點亮著夜空,成為我市一道靚麗風景線。
一走進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便能看到格外醒目的紅色志愿服務站標志。駐站服務志愿者黃旭欣正在整理雨傘,服務站里除了辦公桌椅外,飲水機旁邊的桌子上整齊地擺放著簡易藥箱、城市地圖、圖書
內蒙古烏海墻體廣告、充電插座等物品。“書法藝術館每天面對的游客、市民非常多,充分展現了我市的文化氛圍,而我們志愿服務站更是重要的窗口,要展示好文明
烏海形象。需要幫助的人在這里可免費喝水、免費充電,這里還提供
藥品、雨傘,這些都深受廣大游客、市民的歡迎。”黃旭欣告訴記者,服務站還提供臨時休息等服務項目,通過全天候服務,為市民出行創
內蒙古烏海墻體廣告造便利條件,讓群眾實實在在享受便捷服務。
在服務站里,記者看到墻上掛著《志愿服務站服務規范》《服務信條》等,桌上還放著一沓《致全體市民的一封公開信》和一本厚厚的學雷鋒志愿服務站服務記錄本。
記者隨手翻閱記
內蒙古烏海墻體廣告錄本看到,本上記著各種服務內容,比如“環衛工飲水”“女士帶娃休息”“圖書借閱”等,將志愿者姓名、服務對象、服務時間、服務內容等記錄得清清楚楚。“我
內蒙古烏海墻體廣告們差不多每天都有服務,每一次為市民提供幫助,雖然只是一點微薄之力,但都是用心服務的。”黃旭欣說,“市民臨走時表示感謝的時候,我們都特別有成就感。”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我市大膽創新思路,堅持把學雷鋒志愿服務作為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有力抓手,創造性地在市區公共場所建設了志愿服務站,組織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努力弘揚和傳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熱情周到的志愿服務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據了解,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共分為公共場所志愿服務站、公共文化設施志愿服務站、窗口單位志愿服務站、社區志愿服務站四大類和固定站、流動站、便民站三小種。目前,全市的社區、規劃館、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少年宮、公園廣場、政務大廳、稅務大廳、
醫院、車站、碼頭、景區景點等公共場所的志愿服務站已全覆蓋。
全市志愿服務站建設 進一步規范
志愿服務站是志愿服務以固定形態走進群眾生活的好形式,可以讓群眾時時處處看到志愿服務,隨時都能享受志愿服務。“要把好事辦好辦實,還必須建立志愿服務站的長效管理機制,讓志愿服務站長久地發揮作用,讓群眾時時感受到城市的溫暖,從而激發更多向上向善的力量,讓城市越來越美好。”市文明辦工作人員郅祉說。
嚴格對標,精準服務。志愿服務站標準化建設要求各社區、公共場所要以服務群眾、方便群眾、惠民便民為目的建設志愿服務站,達到有場所、有標識、有人員、有隊伍、有設施、有展示、有項目、有經費的志愿服務站“八有”標準,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實現精準服務,要求各類服務站點立足本職,結合實際,做到供需信息精準、服務方向精準、項目對接精準,并強調形式和內容相統一,不僅要看志愿服務站硬件標配是否達標,更注重志愿者的文明素質和服務效果,力求做到志愿服務的專業化、特色化和精準化。
選樹典型,示范引領。我市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始就組織開展了文明示范窗口創建工作,通過多輪評選形成了百余個文明窗口,摸索出了一套好的經驗和做法。按照市文明辦關于“提質增效 文明服務”競賽活動以及文明城市創建的要求,我市把志愿服務站點建設新標準融入文明示范窗口創建之中,積極培樹示范標桿,使其成為學雷鋒志愿服務的“領頭羊”。
創新載體,彰顯特色。我市在抓模式、強化規范、注重實效、借勢借力做好志愿服務站點上下功夫,強調“四個到位”,即領導重視到位、硬件建設到位、促進工作到位、服務群眾到位,各服務站點達到“環境美、秩序好、服務優、氛圍濃”的要求。同時,各站點還比特色、比創新,積極打造亮點品牌。如市市民服務中心設有133個辦事窗口,志愿服務站點實行輪值上崗,根據服務表現和群眾意見,每季度評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崗”標兵,增強了志愿者創先爭優的意識;金融窗口開展的“服務達人”“明星大堂經理”評選、“舉手招迎 雙手遞接”等做法;
醫療衛生系統開展的“最美醫護”評選,海區新華社區開展黨員志愿者注冊上崗,根據志愿者的專長、服務意向、服務時間等進行分類,實現志愿服務的供給和需求對接的做法,并積極進行志愿者積分兌換工作;市科技館開展的 “小小志愿者”講解員招募等工作經驗,已成為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的創建品牌。
以點帶面,拓展領域。我市還不斷延伸志愿服務站點建設的觸角,在全國文明城市實地測評要求的點位建立志愿服務站點的基礎上,還主動在非星級的賓館、飯店以及影院、
電信金融各個網點、供熱、供電、燃氣、自來水、環衛、園林等公共服務和窗口單位及
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內建立起志愿服務站點,堅持“兩輪”驅動,實現志愿服務站點城鄉全覆蓋。部分街角還設置了流動板房或太陽傘,做到服務站點軟硬件標準和服務水平不降低,確保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無死角。同時,市創城辦加大督導和指導力度,對各個志愿服務站點進行高頻次不間斷的督導檢查,對反彈問題及時跟蹤整改問效,實現志愿服務活動的常態化、機制化。
作者:段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