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
鄉村文化旅游興起于上個世紀90年代,我市注重加快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
德陽的
鄉村旅游產業規模基本形成,旅游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圍繞環龍門山和環龍泉山,分主題打造了一大批集新
農村建設和特色
鄉村旅游為一體的旅游景點。2017年
德陽旅游全年接待游客3341.3萬人次,同比增長28.46%,實現旅游總收入285億元,同比增長49.9%(增速高于全省33.9個百分點)。
四川瀘州墻體廣告
“如何在量的基礎上實現質的飛躍”是不少市民關注的問題。在市政協八屆一次會議期間,民盟
德陽市委提交的《整合資源凸顯文化打造特色
鄉村文化旅游產業的建議》中指出,目前
德陽的
鄉村旅游產業還存在諸如區位優勢不明顯,基礎設施配套不夠完善;旅游規劃不詳細,
鄉村文化亮點特色不鮮明;文化資源的整合力度不夠;對發展
鄉村旅游的財力支持投入渠道少,力度不夠;
鄉村旅游管理宣傳不到位,沒有形成真正合力等方面的問題。
四川瀘州墻體廣告
在該提案中,對凸顯
德陽本地文化、整合
德陽優勢資源,如何打造特色
鄉村文化旅游產業,民盟
德陽市委提出建議:一是加大交通網絡完善,提升區位整體優勢。建議要加快促進與
成都等10個市州簽署的區域旅游合作協議的落實,進一步加快
德陽周邊交通網絡的建設。二是逐步改變傳統的
鄉村旅游模式,爭創一批國家級、省級休閑農業與
鄉村旅游示范鎮、示范村、示范點,加快我市
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發展。三是積極開發與工農業發展相結合的
鄉村旅游文化產品,整合
德陽宗教歷史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紅色文化等特色物產和自然景觀文化資源,開發新的旅游項目和旅游商品、紀念品。四是促進
鄉村旅游建設的結構性優化。各縣(市、區)在開展
鄉村旅游工作上形成合力,努力提升整個
德陽的
鄉村旅游的檔次和知名度。五是建議政府加大投入,多渠道扶持
鄉村文化旅游企業的發展。六是加大宣傳監管,全力營造
鄉村文化旅游發展的良好氛圍。
收到提案后,提案主辦單位市旅游局、市政府辦公室,會辦單位市交通局、市文廣新局、市委農工辦、市農業局、市經信委、市財政局、市委宣傳部高度重視,主動與提案委員溝通,大力推進提案辦理落實。
四川瀘州墻體廣告
市旅游局局長肖靜告訴記者,近年來,
德陽接連編制《
德陽市“十三五”旅游發展規劃》和《
德陽市全域旅游目的地體系規劃》,積極落實《
四川省
鄉村旅游提升行動計劃》,精心謀劃
鄉村旅游發展,注重引導農旅結合、文旅結合、工旅結合,探索出一條一二三產協力合作,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鄉村旅游發展已初步實現了由資源向產品、由數量向質量、由單一向綜合、由共性向個性的轉變。開發出了一批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
鄉村旅游產品。例如,將具有工業文化內涵的雪茄與文化旅游項目有機結合,開發打造工業特色雪茄風情小鎮。2016年,什邡舉辦了雪茄文化節系列活動,計劃用5至10年時間,建設集旅游、休閑、度假、觀光、體驗于一體的雪茄風情小鎮。
四川瀘州墻體廣告
另一方面,
德陽在提升
鄉村旅游配套功能的同時,在
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中全面置入旅游元素,在改善公共福利、以旅游帶動經濟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德陽立足
鄉村既有資源,以
鄉村旅游為主導,以創意鄉土文化為底蘊,以
現代鄉村產業為核心,推動
德陽全域旅游,統籌城鄉協調發展,2017年全市申報省級
鄉村旅游特色
鄉鎮2個(羅江區白馬關鎮、綿竹市土門鎮),精品村寨5個(綿竹市清泉村、旌陽區高槐村、廣漢市楠林村、什邡市漁江村、羅江區星光村),精品特色業態經營點9個,特色業態11個,
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1個(中江縣杰興鎮掛面村),爭取省級
鄉村旅游提升項目1個(旌陽區雙東鎮龍洞村)。
四川瀘州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