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原本勤勞的媽媽一連幾天,只需稍有閑暇就窩在沙發里如癡如醉地捧著一本《目送》,偶然還感慨地來一句“人終身的閱歷真是千回百轉啊……”好奇心總算讓我也忍不住拿著看了起來。
《目送》是臺灣作家龍應臺——“華人國際率性尖銳的一枝筆”寫的散文集。在龍應臺的筆下,《目送》幾乎寫盡了人生所要閱歷的每一件事: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子女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失敗和軟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稱它為“人生三書之一”真是當之無愧。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文中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當地,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用追。”我突然感悟,跟著時間的推移,咱們一天六合長大,一天六合變得英勇堅強,爸爸媽媽卻一天六合變老,一天六合變得軟弱無力,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兌換成了咱們的生命。而現在呢?咱們貪婪地接過他們給予咱們的生命,卻沒有感激,反而有時還會對他們感到厭煩。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記得去年暑假,爸爸媽媽送我去參加軍事夏令營。一路上,我興致勃勃,興奮得一直蹦跶在最前頭,忽視他們在我死后關切的目光。軍訓的兩周,沒有爸爸的管束,媽媽的啰嗦,對我來說簡直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兩周。直到他們三步一回頭的依依不舍地脫離,我也只是冷靜的站在調集處,滿不在乎地說了聲“再會”。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讀完了這本書,我總算領會到了他們其時的目光,那該是包含著怎樣復雜的一種心境啊!我懊悔自己其時的無知,懊悔自己貪婪地享受著他們的愛不知報答,懊悔在與他們相處時總有任性的小脾氣。本來那目光里有太多的不放心,太多的不舍得,卻又不得不狠下心,想讓我得到更多更好的歷煉。我總算知道,有一種愛叫“目送”。
咱們的生長中,爸爸媽媽一直在默默地付出。當咱們肚子空空時,正是母親為咱們端上了熱騰騰的飯菜,讓咱們有了生長需要的營養;當咱們受挫折而跌倒時,正是父親用他寬大結實的雙手扶起了咱們,讓咱們又有了堅貞不屈的毅力;當咱們無助蒼茫時,正是爸爸媽媽為咱們鋪起一條通往光明的道路,指引著咱們重拾決心……
感謝《目送》這本人生之書,讓我知道了爸爸媽媽從不言說的難處。生長路上,他們仍會目送我遠去,但今后,我會停步欣賞那份愛!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