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看護黃河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是記者在走訪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那么,
四川之于黃河有多重要?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省水利廳提供了一組數據:
四川境內黃河干流河道長174公里,流域面積為1.87萬平方公里,涉及阿壩州阿壩縣、紅原縣、若爾蓋縣、松潘縣和甘孜州的石渠縣5個縣。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四川境內的黃河流域多年水資源總量為44.1億立方米,以若爾蓋濕地為代表的川西北濕地是黃河首要水源涵養地之一。據統計,黃河干流枯水期40%的水量、豐水期26%的水量來自
四川。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四川境內黃河流域首要支流有白河、
黑河,流經阿壩縣和若爾蓋縣。干流及支流
黑河、白河水質均為Ⅱ類(符合飲用水標準),流域有4個國家級重要水功用區。也因此,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下流不少省份每年都會和
四川交流川西北生態保護修正發展,“例如濕地面積、治沙發展等,這些都聯系到下流的生產生活用水調配問題。”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川西北生態系統的健康,關乎全流域。”省水利廳總工程師梁軍介紹,
四川境內的黃河流域處于“中華水塔”核心區方位,“但想要保護好這個水塔,并不容易。”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根據此前多部門聯合“會診”,
四川黃河流域存在如下“病癥”:一是生態脆弱,石渠、紅原、若爾蓋等地草原沙化面積仍在擴張,局部濕地面積仍在削減,功用仍在退化;二是生產活動加劇,過度放牧、流域內采砂、旅行開發等現象不同程度存在。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這些問題跟氣候變暖等有不小的聯系,但人為因素還是首要的。”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坦言,“既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那就表明還有修正管理的空間。”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