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踏著冬日的暖陽,走在上栗縣東源鄉橋頭村屋場的瀝青路上,路邊的灰圍墻、翠竹枝、粉梅花和農耕農作的壁畫讓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只見一條明澈的河流穿村而過,小橋流水人家,一座座農家新舍劃一有序,花草樹木裝點在房前屋后,綠意濃濃,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讓人如癡如醉。轉過彎,映入視線的是一棟藏在民居中的黃色建筑,儉樸中透著鄉野的憨厚。一座屬于東源人民的民俗文化館,穿越歷史,展示風姿,默默的守候和改動著鄉村生活。11月9日,萍鄉市女子詩社組織20余名主干詩人走進橋頭村采風,大家紛繁被如詩如畫的橋頭美景深深吸收。江西萍鄉墻體廣告
一座百年宗祠蛻變為民俗展館,分發出“文化名縣”的芳華。黑色牌匾上燙金的大字通知我們,這是東源鄉民俗文化館。正中的“何氏宗祠”用斑駁的墨跡在講述著100多年前的家族故事。該館座落在東源鄉橋頭村何家屋場內,原為何氏宗祠所在,占空中積約5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00余平方米,分前后兩棟,兩廂房兩大廳,全部采用磚瓦泥構造,分上下兩層。宗祠后來因年久失修逐步廢棄。直到2017年,在上栗縣打造“文化名縣”的號召下,這座廢棄的建筑才被重新定義、設計、改造,成為了東源人民的平面圖書館。江西萍鄉墻體廣告
東源鄉素有“百萬油庫”之稱,可見農業的盛世傳奇。該館以“東源三寶”文化(茶油洗腦、土雞當飽、蕃薯酒洗澡)為中心,依次展出了“東源人物,高山仰止”“東源故事,今古傳奇”“東源三寶、聞香四野”“農事農作,繁衍生息”“東源珍寶,傳承不老”“民間收藏,生活印記”“特征小吃、味蕾鄉愁”七個專題。在主題鮮明的前題下,該館還以體驗式的展現,從紅薯酒的釀造、油茶子的榨油到土雞的養殖,均將勞開工具等恢復至原始狀態,讓參觀者能經過用具的體驗,感受先輩們的生活勞作。同時,在當地村民的支持下,搜集整理老物件200余件,包括適用器、擺件和珍藏件。老石柱、雕梁、燕尾、天心、閣樓、清代青花瓷中國結、明清的瓷瓶和魚躍龍門的瓷盤都在訴說著屬于它們的芳華。
理解,原來的橋頭村根底設備建立比擬滯后,文化建立比擬單薄。近年來,經過“爭取上級幫一點,大眾籌一點,村集體拿一點”的方式,架設了200多盞路燈。新雙鳳橋的建成通車,暢通了河兩岸道路,徹底改動了大眾消費生活出行長期不便的情況。已建成的橋頭文體活動中心、橋頭村民俗文化館、百畝荷花園等,不只使大眾有了寬江西萍鄉墻體廣告闊亮堂的休閑活動場所,也吸收了周邊縣市的游客前來玩耍。隨著根底設備的不時改善和旅游產業開展,橋頭村環境變化一日千里,人們紛繁過來垂釣、采摘,賞荷。
詩人們經過一天的參觀采風,并聽取橋頭村黨支部書記何凌云的引見后,大家紛繁慨嘆:昨日橋頭,人心不齊,根底設備單薄,村上一身外債;今日橋頭,村莊整潔,綠樹成蔭,民風憨厚,產業興隆,百姓富有;明日橋頭,干群齊努力,誓將田園變公園,誓把橋頭建立成為萍鄉城區綠色食品、綠色康養、綠色研學的大前方。江西萍鄉墻體廣告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