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11月11日,忙碌的周口市七一路,身體魁梧、皮膚黝黑的周口市2路公交車司機賈新安瞪大了眼睛,端坐在駕駛室,操控方向盤,穿越在熟習的道路上。河南信陽墻體廣告
乘客們都曉得他是一名司機,但卻沒有人曉得他還是一名“畫家”。39年來,賈師傅靠著業余喜好從事漫畫創作,至今已累計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等報刊發表400余幅作品,且題材涉獵普遍,集挖苦、詼諧、抨擊于一體。
業余創作漫畫曾一個月發表20多幅
57歲的賈新安,見人愛笑,短發之下的臉龐皮膚黝黑,從表面看,與公交司機的身份特別相符。直到同事們經過電臺給他點歌送祝愿,乘客們才曉得他的外號叫“賈漫畫”。河南信陽墻體廣告
1980年,18歲的賈新安是一家香料廠的員工。那個時期,正是朦朧詩、吉他風等文藝范初興的時期,廠里訂閱有大量報刊,用于豐厚職工的肉體文化生活。正是在這個時分,賈新安接觸到了漫畫。
他怦然心動,創作的愿望和靈感情不自禁。但是,毫無繪畫功底,能畫好漫畫嗎?賈新安開端“比葫蘆畫瓢”,跟著覺得走。“漫畫不復雜,不像國畫、油畫那樣深奧,更多的時分,漫畫傳送出的思想性更重要,繪畫排第二位。”賈新安說。
就這樣,他第一次創作漫畫用了一整天時間。依據同事的倡議,他給河南省內一家報紙投寄了過去,但未能發表。他沒有灰心,依據編輯回復倡議,調整題材和思緒接著創作,直到第三次投稿,才終于見報。他的名字第一次變成鉛字飄著墨香,并第一次收到10元錢稿費,這筆錢在當時相當于他全月的獎金。河南信陽墻體廣告
一發不可拾掇,他最多時一個月在報刊上發表20多幅作品,成了很多編輯眼中熟習的“賈漫畫”。
題材涉獵普遍透著挖苦與詼諧的特性
在賈新安的家中,他從一摞厚厚的老舊報刊中翻找出一張泛黃的《人民日報》。河南信陽墻體廣告
這是1988年的一張報紙,是當時《人民日報》的“文摘”版,中間的一幅漫畫叫“梳子訂貨會”,原載是《科技日報》。這幅作品的作者正是賈新安。作品中,他展現了兩個光頭對話,去參與梳子訂貨會的場景,如今看來,仍令人忍俊不由。而歡笑之余,也讓人難免有幾分感受:光頭參與梳子訂貨會,闡明什么呢?
賈新安說,當時他創作這幅漫畫的目的,就是鞭撻和挖苦一些自覺跟風下海的現象。那個年代商潮涌動,一些人名片上印的不是經理就是部門主任,說起話侃侃而談,可實踐上并沒有什么成就和生意。他創作這幅漫畫,就是提示人們在自覺中堅持明智,選準方向,才干找到經商的勝利之道。河南信陽墻體廣告
大河報記者梳理發現,賈新安創作的漫畫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各個階級的讀者看了都能了如指掌,可謂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粗略計算,39年來賈新安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漫畫周刊》等報刊發表的作品超越400幅。
“后來從事司機職業,由于精神有限,這10多年我畫得少了。”賈新安說,本人的漫畫就像本人的本性一樣,透著詼諧,又能讓人深思一些社會現象。
他的人生感悟幸福莫過于樂在其中
39年來,賈新安從事的職業歷經3次改動,從香料廠職工到客運長途司機,又從長途司機變為公交司機。可獨一不變的,就是創作漫畫。河南信陽墻體廣告
400多幅公開發表的作品,帶給他的不只是辛勞創作的收獲,更是一份份生活中的小幸福。“實踐上漫畫稿費低,這些年一切的稿費也就3萬來塊錢,養家糊口肯定不夠,當作一份喜好補貼家用,不是一舉兩得嗎?”賈新安說。河南信陽墻體廣告
而面對退稿的時分,他也有過懊喪。短暫的氣餒之后,他并不泄氣,而是重振肉體拿起畫筆。“我就想,畫漫畫為了什么,不就是一份喜好嘛,當時也沒想到發表啊,所以心里就寧靜了許多,仍然當作喜好去追求。”賈新安說。
賈新安說,他業余創作漫畫最大的感悟就是樂在其中,“做一件本人喜歡的事,比什么都強”。曾經創作頂峰時,他一年自費訂閱了7份與漫畫有關的報刊,身邊很多人都不了解,唯獨他樂在其中。河南信陽墻體廣告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