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舉行多種方式的“云旅游”,提升景區關注度,豐厚游客體驗感——“云旅游”展開春畫卷
“網友們好!歡送來到碭山大梨園。今年碭山初次舉行網絡梨花節,希望經過網絡與大家相聚梨園。”3月28日,“2020中國碭山網絡梨花節”啟幕,碭山縣委、縣政府主要擔任人經過網絡直播率領廣闊網友欣賞壯美花海,并熱情引見當地產業開展、脫貧攻堅、民俗風情等一日千里的變化,收獲好評無數。
新冠肺炎疫情發作以來,全省景區一度閉門謝客。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局部景區按下“重啟鍵”,江淮秀美春光向廣闊游客發來“約請函”。但是為了保證游客的安康平安,防止呈現人群匯集,景區采取嚴厲控制人流量等防控措施,長途游、團隊游的游客難免遭到影響。于是,各地景區紛繁把美景搬到線上,率領廣闊游客“云游”江淮,領略大美春光。
合肥包公園景區解說員“變身”網絡主播,拿起話筒、率領網友參觀景區場館擺設,理解景區文化底蘊,感受包公的人格魅力;來安縣張山鎮仰山村在線上舉行
滁州市第九屆桃文化旅游節,經過網絡平臺推送和VR直播等方式,讓廣闊游客感受萬畝桃花的壯觀現象;全椒縣馬廠鎮經過圖文、短視頻等方式,展現龍山腳下櫻花怒放的盛景,在各大新聞網站和新媒體平臺收獲海量關注……或是“美圖+美文”平面呈現,或是360度全景式虛擬展示,或是“視頻+直播”互動傳播,這個春天,各種方式的“云旅游”讓游客深居簡出就能感受
安徽春季之美、開展之美、生態之美、人文之美。
亳州市文化旅游體育局相關擔任人說:“我們屢次應用官方公眾號、微博展開在線‘云賞花’活動,把一局部游客分流到網上,經過圖片、視頻、直播等方式,讓更多游客宅在家里也能夠觀賞到春季美景,暢游花海,擁抱自然。”
線上游順應新需求
云端之上觀賞國寶,在線感受徽州古建。3月25日上午,
安徽博物院與國內其他9家一級博物館聯動展開“寶藏四方”云直播方案,全國博物館十佳意愿者解說員史巍率領觀眾們云游“徽州古建筑”展廳,感受徽州古建民居、祠堂、牌坊的“三絕”之美,觀賞木雕、磚雕、石雕“三雕”之精,理解文物背后之精彩故事,領會徽文化之博大精深。
“直播經過多個平臺同步推出,吸收了47.3萬網友在線觀看。”
安徽博物院相關擔任人引見,工作人員還配合視頻直播,同步展開圖文直播,觀眾在直播間積極點贊、留言、發問,與解說員熱烈互動。“經過網上展覽、直播互動等方式,文物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活起來、動起來,讓更多觀眾在‘云端博物館’領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相較于線下旅游,“云旅游”沒有舟車勞頓之苦,防止了人群匯集,在疫情期間給人們帶來別樣的旅游體驗。特別是具備豐厚學問的主播,為游客在線解說景點學問,和游客熱情互動,讓游客有設身處地的覺得。
“‘云旅游’經過VR、高清視頻及圖文材料的方式充沛展現旅游目的地形象和資源優勢,一方面能夠為疫情期間長時間居家的人們提供豐厚的文旅內容,另一方面也能夠協助旅游目的地為疫情過后的旅游業恢復開展做好準備。”同程藝龍副總裁、文旅事業部CEO王凱以為,線上旅游由來已久,主要為游客提供便利的出行參考、道路選擇、在線支付等效勞,景區能夠應用此次契機進一步豐厚線上旅游內容、提升線上旅游效勞程度。
關注度提升助回暖
從淮北到江南,從景區到個人,正在如火如荼舉行的各類“云旅游”活動,進一步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關注度,更豐厚了人民享用生活的方式。在家躺著就能逛遍萬千美景,難道“云旅游”可以取代傳統線下旅游嗎?
“‘云旅游’當然不能替代景區旅游。”
安徽中青旅市場部經理錢正武以為,旅游是一個交融吃、住、行、游、購、娛諸要素的綜合性產業,“云旅游”目前還不能給相關產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疫情期間,我們游覽社也推出了一系列風光短視頻作品,一方面希望提振人們打敗疫情的精氣神,一方面更希望助力旅游行業回暖,吸收游客在疫情完畢后積極規劃旅游,重新走進景區。”
春到
合肥植物園,百花怒放爭艷。近日,
合肥市民孟倩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植物園百花爭春的圖片和視頻后,忍不住帶上家人前往旅游。“在家悶了兩個月,終于能夠接近大自然了,我要本人入手拍一拍美圖、錄一錄視頻。”孟倩倩說。
“‘云旅游’協助游客理解景區概略、實時在線觀看景點,但是假如沒有線下體驗,旅游還是滋味缺乏。”天峽景色區市場營銷總監譚文星引見,景區恢復開放前,在線上做足了文章,比方:推出持續1個月門票特惠預售,將景區美圖和視頻推介給網友,舉行“抖音潛水艇應戰大賽”等。“‘云旅游’是一種很好的營銷方式,但無法替代線下旅游深化其中的親身體驗。春暖花開時節,我們等待更多游客走進景區,相約一年一次的賞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