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定南縣圍繞打造泛客家文化體驗地、粵港澳大灣區后花園的目標,深耕生態、文化、戶外和賽事等旅游資源,高質量發展全域旅游。
城鄉共繪全域景
近年來,定南縣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在推進全域旅游過程中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推行林長制、深入實施河(湖)長制,厚植生態旅游優勢。
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
農村人居環境和城市品質的提升。在
鄉村,該縣共整治
農村庭院2.6萬戶,
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九曲濕地公園獲評省級濕地公園,留輋村、洪洲村、黃砂口村獲評“國家森林
鄉村”;在城區,建設東江濕地公園、神仙嶺登山公園,城市公交站場、智能停車樓投入使用,社區健身公園、城市公廁、農貿市場煥然一新。
同時,該縣緊扣宜游宜居,精準開發“九曲仙境、康養天堂”“古城蓮塘、螺香四方”等一批富有山水、人文特色的旅游資源。如今,定南城鄉間無處不美景。
文旅交融賦韻味
定南縣圍繞打造“泛客家文化體驗地”目標,積極保護和開發利用文化資源。一方面,將“衣、食、住、娛”文化內涵融入旅游發展,修繕保護了16座客家圍屋;定南布衣宴被評為“贛南客家特色宴”;定南瑞獅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有效激活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圍繞深耕文化載體,結合文化特色,突出辦好“一鎮一盛會”。以荷為景,龍塘鎮舉辦了荷花文化旅游節;以菊為媒,鵝公鎮舉辦了菊花節;以民俗為亮點,老城鎮舉辦了蓮塘古城民俗文化節;以酒為特色,嶺北鎮舉辦了米酒文化節。同時,將客家居所與村史、紅色舊址與美麗
鄉村、古城風貌與城鎮建設相融合,賦予旅游載體美的“面子”和韻的“里子”。
產業融合添動能
定南縣在深入實施全域旅游三年行動計劃過程中,出臺《定南縣旅游、康養及星級酒店投資項目用地優惠辦法》,完善《定南縣加快旅游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引進一批文、體、旅融合旅游項目,總投資20億元的康養谷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旅游+戶外運動”持續發力。該縣打造“生態定南、徒步天堂”戶外運動品牌,先后舉辦4次大型戶外徒步活動、1次山地帳篷節,在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徒步大會上獲“十大最美徒步線路”“十大最美徒步城市”榮譽稱號。
足球融合推動賽事發展。該縣打造占地380畝的
江西定南國家足球后備人才基地,規劃建設2個足球示范鎮、14個足球示范村,一批足球民宿、足球酒店項目加速建設,舉辦定南縣首屆足球文化節暨
江西省第五屆百縣青少年運動會文體表演。
同時,該縣瞄準粵港澳大灣區旅游消費圈,為文旅產業注入科技力量,打造了定南縣中科北影視覺工業(贛南)創意基地,引進了數字經濟產業園等項目。2019年,該縣接待游客231.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9.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0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