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干英雄輩出。4月21日,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十四場新聞發布會舉行,來自我省第一批、第二批、第五批、第十一批和第十五批援助
湖北醫療隊的幾位援鄂英雄,在會上分享了他們在
武漢奮戰的感人故事。
1
救治重癥分秒必爭
“既然來了,就不能畏縮,必需破釜沉舟!”發布會上,我省第一批援助
湖北醫療隊隊長、省衛健委體改處處長王耀平回想初到
武漢時的心情,沖動地說。
大年初二,在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分,王耀平率領來自
鄭州大學第二隸屬
醫院等5家
醫院的137名隊員馳援
武漢,包括他在內的很多隊員都對家里人交代了“后事”。
抵達
武漢后,
醫療隊整體接收了
武漢市第四
醫院的3個病區,收治的大局部是重癥、危重癥患者。面對宏大應戰,隊員們心理壓力很大。
醫療隊第一時間成立了暫時黨支部,組建“黨員攻堅隊”,隊員的防護服上寫著姓名、畫著五角星,還有一句話“有事找黨員”。“這樣一方面鼓舞了隊員們的士氣,一方面也讓患者逼真地感遭到黨和政府的關心。”王耀平說。
鄭州大學第二隸屬
醫院副主任醫師周正是
醫療隊
醫療組組長,他分享了工作中的一個細節:“護目鏡起霧后視野特別不好,當有水珠流下時,會在鏡片上沖出一道明晰的縫隙,我們經常就是透過這道縫隙去停止各種操作。”
醫療隊分開
武漢那天正好是農歷三月初三,依照當地的習俗要給親人吃地皮菜煮的雞蛋。
武漢市第四
醫院的醫護人員晚上下班后打著手電筒到野地里挖來地皮菜,連夜煮好雞蛋。“拿著雞蛋我們特別打動,
武漢就是我的第二故土!”周正嗚咽著說。
醫療隊在
武漢共收治患者231人,其中重癥和危重癥患者131人;治愈出院213人,治愈率92%;出院患者回訪稱心率100%,完成了
醫療隊員零感染,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2
豫鄂情深守望相助
商丘市第一人民
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韓傳恩率領的是我省第十一批援助
湖北醫療隊,174名隊員于2月21日抵達
武漢。
醫療隊分紅四組,與四支國度援助
湖北醫療隊通力協作,收治重癥患者288人,治愈出院215人,博得了李蘭娟院士團隊的認可與贊譽。
此次來到
武漢,韓傳恩還見到了兩位特別的“戰友”,
武漢大學人民
醫院的兩位護士董娟和李婷。原來,11年前,當
商丘的手足口病疫情較為嚴重時,她們從
武漢趕到
商丘援助。
11年后,再見居然又是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但是此時董娟已不幸感染上新冠肺炎。聊天中,她還很思念當年在
河南吃的燴面。“燴面、熱干面都是面,
河南人、
湖北人一家親!”韓傳恩為病床上的董娟打氣,“當年你們伸手援助,今天我們舍命守護。”這場逾越11年的豫鄂情深、守望相助,令人動容。
除了疾病治療,對患者的心理引導也是抗擊疫情的關鍵所在。
第十五批援助
湖北醫療隊隊長、
新鄉醫學院第二隸屬
醫院肉體二科主任張建宏引見,來自全省4家肉體衛生專科機構的30名隊員累計查房1351人次,聯絡會診80人次,發現有心理行為問題者629人,提供心理干預、心理引導和心理支持609人。
“
醫療隊及時編寫了心理自助手冊,
河南省肉體衛生中心印制了7000冊發往
武漢,發給各地援助
湖北醫療隊和當地住院患者。”張建宏說。
3
用心護理無微不至
新冠肺炎患者沒有家人在身旁,很多重癥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護理人員承當的工作量是平常的幾倍。
王瑞是省直第三人民
醫院主管護師,隨第二批援助
湖北醫療隊一同在重癥病區工作,護理的重癥患者均勻年齡在60歲左右,最大的95歲。
一次,一位阿姨弄臟了衣服,要端著盆本人去洗,王瑞見了趕緊上前接過來幫著洗。她衣著厚厚的防護服,不一會兒就渾身大汗。阿姨心疼得流下眼淚,說:“兒女也不過如此。”
鄭州人民
醫院急診科護士長邵青青是一名“90后”,隨我省第五批援助
湖北醫療隊奮戰在
武漢青山方艙
醫院。由于在感控上嚴厲把關,大家都叫她“邵三管”。
在方艙
醫院,為了給病人帶去更多希望,她應用休息時間疊了200只千紙鶴送給患者。
患者收到千紙鶴時,很多人都沖動得哭了。“他們說了許多感激的話,也祝愿我們早日平安回家,這些話讓我覺得很暖和,也給了我們打敗疫情的自信心和勇氣。”邵青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