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是農歷小年,以“凝心聚力促開展,同心同德奔小康”為主題的第三十屆農民藝術節小年花會走街活動在海淀區溫泉鎮福溪家園開幕。
活動現場分為非遺民俗展現區和花會走街扮演區。今年的扮演既有舞龍舞獅、秧歌、小車會、跑竹馬等傳統節目,又新增了無人機扮演等帶有科技感的創新節目,是一場科技與文化交融的盛宴,吸收了溫泉地域千余人觀看。
16架無人機同步編隊升空,隨著音樂變幻起舞,拉開了文藝扮演的序幕。隨后,由當地文化意愿者帶來的原創歌曲《中關村》、合唱《溫泉文化鄉約》、古典舞《粉墨》等節目,展現了新時期農民的良好肉體風貌,現場
大眾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溫泉當地特征原創歌曲《溫泉文化鄉約》更是帶動了現場近千名
大眾的共同合唱。
活動現場,喜慶歡躍的大秧歌扭出了當地
大眾的幸福,更引燃了花會踩街的喜慶氛圍。踩街隊伍自福溪家園新時期文化理論廣場動身,全程經過社區、文化中心、體育中心和學校,把新春祝愿與繁華氛圍送到了小區里、百姓的家門口,讓當地居民回味兒走街隊伍“穿村而過”的繁華氛圍。
來自溫泉鎮各村、社區及自發文藝團體的32支走街隊伍在返回文化理論廣場后停止了精彩的風采展現。舞龍舞獅、大頭娃娃、五虎棍、小車會、跑旱船、秧歌、跑驢、腰鼓、太極拳、安定鼓等項目在保存民間作風和鄉土氣息的同時,與時期相交融,突出了民族性和地域特征,引得
大眾及游客用相機、
手機爭相抓拍,掌聲連連。
祈福桃樹、新春花鼓、火紅燈籠將福溪家園新時期文化理論廣場打扮的年味十足。
走進“新春祈福區”,祈福桃樹映入視線,樹下擺放玉米、白菜、紅辣椒等仿真年貨,寓意五谷豐收,營造地域老百姓的濃郁過年味兒。
在非遺民俗展現區,以老北京胡同為場景,設有老北京毛猴、內畫鼻煙壺、畫兔爺、楊柳青年畫等,民間藝人現場展現制造過程,并引見老北京非遺文化學問,力圖讓百姓更多的理解到非遺文化學問,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此次花會走街活動是海淀區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的重點項目之一,旨在以傳統的新春佳節為依托,搭建
大眾文化舞臺,吸收
大眾參與,營造百花爭艷鬧新春的節日文化氣氛,不時進步基層文化活動的品味,從而滿足
大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全面提升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