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春夏之交,萬物奄奄一息。在桂東大地上,處處可見農民們繁忙的身影。
煮芹燒筍餉春耕
2020年的春天,桂東縣漚江鎮寒口村的珍源收買點每天可收到10噸左右的春筍,10余名工人每天忙著煮熟、切片、烘曬……加工制成香甜可口的玉蘭片。
又到一年春茶采摘時,桂東縣14萬余畝茶園里的春芽開端挺立起來,帶著雨露,映著陽光,這是茶葉一年中最寶貴的光陰。“今年由于疫情的緣故,很多人便到茶園里來務工,倒是大大緩解了采茶的壓力。”橋頭鄉紅橋社區橋園春茶葉專業協作社擔任人陳英劍引見。
午后,橋頭鄉的街道上開端繁華了起來,茶農背著新穎茶葉,往來于茶販之間,看貨、談價、過秤、裝車、數錢……搜集好的鮮葉被送到茶廠,在機器中翻炒成形,整個小鎮都沉浸在茶香之中……繁忙的現象還呈現在寨前鎮新坑村的蔬菜基地內。基地擔任人向瑞紅從事蔬菜種植曾經20余年,作為蔬菜種植技術專家的他不只每天在本人300多畝菜地里忙個不停,還總是接到周邊菜農的求助電話。
除草、壓枝、撐枝……桃花開滿山坡的新坊鄉“黃金奈李”種植基地內同樣是一片繁華特殊的現象。“如今村里60多人在協作社務工,外出務工的農戶能夠將閑置土地流轉給我們,每年900元/畝,農戶本人想種植的,我們提供種植技術指導,產品銷售我們也包。”新坊鄉新坊村萬瓚水果專業協作社擔任人扶雨龍引見說。
當地農業部門相關擔任人引見,疫情以來,桂東縣落實優質稻、特征稻種植面積4.16萬畝,完成茶葉基地提質改造1萬畝,新種中藥材2.2萬畝,種植蔬菜1.6萬畝,小水果1.4萬畝,落實訂單農業種植基地2.2萬畝。
牛羊下崽牧笛鳴
百花怒放,正是蜜蜂采蜜的好時節,也是養蜂人繁忙的歉收時節。寨前鎮流源村的蜂農鄧國田連日來圍著自家的230箱蜜蜂,不停地檢查和調整蜂箱,忙得不亦樂乎。鄧國田通知筆者,所消費出的蜂蜜都由當地的山貨集團依照市場價停止保底收買,基本不用擔憂產品賣不進來。
“4月份孵化的2000羽雞苗,年底前剛好能夠出欄,養足9個月的土雞,銷路一定沒問題。”桂東縣大塘鎮中和社區養殖戶方永興一邊在半山的雞場里投喂稻谷,一邊說。嘗到線上銷售甜頭的方永興引見,今年他打算繼續養殖土雞和土鴨,目前已存欄1000多羽土雞,按如今的市場價每公斤60元計算,收入10多萬元不成問題。
青山鄉彩洞瑤族民族村的陳特殊在外打拼多年,在
廣東惠州市有3家連鎖餐館,每年停業額達100余萬元。去年底回家過年后,因疫情滯留在家中,便決議在家創業。2月初,陳特殊將
惠州的餐館全部轉讓進來,留在彩洞開展黑山羊養殖產業。目前,項目已正式“入戶”彩洞。
“全力落實國度省市應對疫情影響干貨政策清單,著力增強養殖技術培訓指導,全縣養殖復工復產100%,養殖藏香豬、梅花鹿、黃牛、土雞、蜜蜂等優質特征產業開展形勢喜人。”該縣畜牧水產事物中心相關擔任人引見,目前,該縣參與養殖的貧窮戶超越1.2萬戶,人均可望增收800元以上,特征養殖業已成為貧窮戶增收脫貧的重要渠道。估計年內出欄豬牛羊7萬頭,出籠雞鴨等家禽100萬羽,出產魚類450噸以上。
熱情效勞“三對一”
受疫情影響,桂東縣相關企業、項目和農業產業節后復工復產工作均遭到了不同水平的沖擊。
方法總比艱難多。桂東縣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十條政策”,樹立了一名縣級黨政指導、一名縣直部門擔任人、一名
鄉鎮擔任人聯絡一家企業的“三對一”指導幫扶機制,暢通便企、助企、護企通道。諧和縣農擔
公司、縣農業銀行推出了“微農貸”零利息優惠政策,為28家企業與種養大戶提供政策性擔保,貼息貸款金額達1000余萬元。
從2月上旬開端,桂東從全縣機關黨員干部中選擇業務能手,為全縣249家企業裝備復工復產聯絡員,協助指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落實物資保證等工作。
各個
鄉鎮應用外出務工人才滯留家鄉時間較長的時機,積極招賢納士,引導當地人才回鄉創業。
“我之所以決議回家創業,除了想帶動鄉親們一同致富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緣由就是鄉黨委政府的熱情效勞。”陳特殊說。
春耕消費如火如荼停止的背后,桂東縣30多名科技特派員也樂此不疲地輾轉于各個種養殖基地內,主動為企業、農戶提供疫情防控、科技指導、創業咨詢、產業開展等效勞,他們經過多種方式,及時將政策、信息、技術、效勞送到農民手中。
雨后的漚江兩岸,楊柳依依、綠意盎然,廣袤地步間,處處孕育著歉收的希望。
新美
廣告公司: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