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身上穿的是奇裝異服,腳上套著特大號鞋子,臉上的妝涂得非常夸張,古怪的裝束和搞笑的表演,總能讓臺下的觀眾捧腹大笑,這就是馬戲團的小丑演員。
在哈爾濱,有一位67歲的民間小丑藝人,他叫趙友,不過,他更喜歡人們稱呼他為“丑哥”。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趙友從事魔術表演,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他手上的功夫沒年輕時那么靈活了,便“改行”扮起了小丑。表演時,他把小丑和魔術融為一體,即便出現失誤,也能用小丑憨態可掬的表演方式進行彌補。
演小丑,趙友是認真的,更是執著的,演出服、臉譜、魔術道具都是他親手制作的,無論舞臺大小,只要能把臺下的觀眾逗樂了,就是他最開心的事。
退休前是單位文藝骨干
趙友的老家在綏棱縣,十多年前,他退休后搬到哈爾濱和女兒一起生活。他的魔術和小丑表演,并不是“老來尋樂”,學習魔術是四十年前的事,而進行小丑表演也有十多個年頭了。
趙友告訴記者,1970年,他第一次接觸魔術,一天放學,他看到路邊有個擺攤賣藝的人,一會兒變出蘋果,一會兒蘋果又不翼而飛,魔術的魅力深深吸引了他。從那以后,趙友便開始鉆研起魔術來,很快,他就掌握了多種魔術表演的技法,只要有表演機會,就會亮出自己的絕活。
當年12月,趙友參軍到了部隊,因為能寫一手好字,而且會表演魔術,他成了連隊的文藝骨干,經常隨部隊慰問演出。退伍回到家鄉后,趙友被分配到工廠,“老本行”沒扔,因為他在工會工作,為了豐富工人們的業余生活,他經常組織演出,一時間,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魔術師。
為練魔術曾吞下半根針
“戲法靈不靈,全靠毯子蒙。”趙友說,表演魔術道具很重要,為了演出時不露破綻,魔術師必須有使用順手的道具,最好是自己親手制作。為了制作“小碗扣魚”的道具,趙友用電焊焊接口,再用銼把粗糙的地方磨平,一不小心,銼劃傷了手指,結果縫了八針。
趙友說,“吞針紉線”是比較危險的魔術表演,表演者要把針和線放到嘴里,不但要咀嚼食物,還要把嘴里的線紉在針上,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有一次,趙友給觀眾們表演魔術“吞針紉線”,臺下的觀眾拿出一塊排骨讓趙友一邊嚼排骨,一邊把嘴里的針紉上,因為排骨比較硬,在表演中,趙友不慎把針咬斷了,和排骨一起吞咽下去。為了順利把針排出來,趙友開始生吞韭菜,吃了幾天之后,肚子里的半根針竟真的纏著韭菜排泄出來了。
“類似吞針紉線這種高難度的表演,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千萬別貿然嘗試,所以,我們在看電視中的魔術表演時,會出現‘切勿模仿’的字樣。”趙友說。
服裝和臉譜均是自己研發
2010年趙友退休了,但他仍然堅持給大家表演魔術。可是人老了,手指靈活性大不如前,表演魔術時經常會失誤,如何能把表演中的失誤轉化成搞笑的元素,趙友沒有找到解決的方法。
趙友的女兒在哈爾濱工作,他退休之后便到哈爾濱生活。一次,女兒帶他去看馬戲,他被馬戲中的小丑吸引了,也正是小丑的表演方式讓趙友茅塞頓開,“魔術表演如果失誤了,小丑的滑稽表演足可以彌補”。看完表演,趙友開始潛心研究小丑表演,家人很支持他,妻子把自己花色艷麗的衣服改成小丑的服裝,女兒購買卓別林的光碟幫爸爸提升演技。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趙友開始給別人表演,細心的他發現,小朋友在看小丑表演時,經常被他臉上的小丑面具嚇哭,于是,趙友開始學著“化妝”,他購買了顏料,學著自己在臉上畫臉譜。“面具扣在臉上顯得很呆板,把臉譜畫在臉上,與觀眾有眼神的交流,表演起來更活靈活現。”趙友笑道。
趙友以前上臺表演魔術時經常會緊張,因為他擔心拿不穩道具,而在進行小丑表演的時候,這種緊張一點兒都沒有,即便掉了道具,他也會用夸張的表情和搞笑的動作來逗笑觀眾。
“觀眾開心是我最大的快樂”
這些年,趙友經常參加各種演出,規模大的有全省的老年春晚、哈爾濱之夏音樂節,規模小的有敬老院慰問演出。無論是幾千名觀眾的大場面,還是三五個人的小活動,趙友都認真對待。
有一次,趙友應邀去南崗區一家敬老院演出,雖然只給五位老人表演,他絲毫沒有怠慢,特意挑選了一套最漂亮的演出服,認認真真地畫好臉譜。為了讓老人們開心,他編了好多花樣氣球送給老人,幾個節目下來,把老人逗得哈哈大笑。還有一次,他去給白血病兒童演出,孩子們有的戴口罩,有的因為化療沒了頭發,但依舊很樂觀,于是,他把一個個好玩、滑稽的節目送給孩子們,看到大家笑得很開心,他也十分欣慰。演出結束后,組織者給趙友500元演出費,他把錢捐給了白血病兒童。
在對趙友的采訪中,記者發現,他是個特別樂觀的人,常把開心和快樂掛在嘴邊,作為一名小丑演員,趙友為別人制造快樂,也給自己帶來了快樂…… 黑龍江哈爾濱墻體廣告制作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