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墻體廣告 漫空曉月,衣袂飄飄,拈香拜月,祈福團圓。14日晚,我市漢學愛好者匯聚一堂,著漢服、誦古詩、奏古樂,以焚香、敬酒、吟誦祭文、行拜月禮等傳統典禮拜月,迎候中秋佳節的到來,招引了不少市民觀看。
昨夜20時許,在“通贊”的掌管下,拜月典禮正式開端。身著直裾、曲裾、齊胸襦裙等漢族傳統服裝的漢學愛好者款款出場,排列站好,在主獻的帶領下,向 月亮演示揖禮、萬福禮等傳統禮儀。主獻在祭臺紅燭上點著三柱香,拜后插在香爐中,并順次完結“奠爵”“讀祝文”,然后帶領眾人一同向月神行“再拜”之禮。 亦夢亦幻的唯美場景,再現了這源于千年前的祈福典禮。漢學愛好者們寬袍博帶,伴隨著高雅悠揚的音樂,或柔靜安逸,或高雅清新,或瀟灑灑脫。最終,相同身著 漢服的樂生、執事、贊禮和祭祀官列隊進行拜月敬香,用陳舊的祭祀禮儀,表達我們請求月神降福人世的美好心愿。全部進程隆重精彩,交游市民無不被招引停步。
典禮后,漢學愛好者依照古禮,進行漢舞扮演、樂器演奏等漢代文明活動,演繹中秋這一具有習俗傳統的節日內涵。
“咱們是一群漢文明愛好者,今日聚到這兒祭祀拜月,即是期望經過復原一千多年前陳舊的中秋拜月典禮,帶領廣闊市民重溫中華傳統禮儀和漢服文明,一起祈 愿美好生活。”蔓草漢文明社成員陳麗萍通知記者,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拜月賞月是節日的主要習俗,遠古先民從對月亮的崇拜,發展到后來少女們向月亮請求 姣美容顏,至今已有數千年的前史。在傳統節日里舉行這么的活動,意圖即是召喚我們遵循傳統文明,重拾傳統禮儀。
帶著孩子觀看拜月的市民何鵬杰稱,如今受各種文明的影響,年輕人已不知原有的習俗和傳統文明,“今日帶孩子來觀看拜月活動,即是期望他能更直觀形象地了解我國的優異傳統文明,既有趣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