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方水,人還是那些人。近三年來,衡山縣在新一屆縣委、縣政府指導班子的率領下,依托“項目建立三年行動”化繭成蝶,蓄勢起飛。
衡山春景美如畫。
這三年,衡山縣以項目建立作為經濟開展首要抓手,鼎力施行項目帶動戰略,將項目、產業、幫扶三位一體統籌推進,緊鑼密鼓依次施行“項目推進年”“項目攻堅年”“項目決戰年”,以項目凝共識、促投資、穩增長,為全縣高質量開展打下了堅實根底,為建立“四個新衡山”加強了底氣和自信心。
“固然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衡山縣的經濟開展形成了宏大影響,但依托項目這一強勁‘引擎’,我們有自信心有才能,對標
衡陽市‘奮戰100天,完成雙過半'的目的,完成經濟強勢復蘇!”衡山縣委書記尹培國表示。
數說“三年行”
支撐了經濟高質高速增長
高規范建立的紫巾沿山公路,是衡山縣城的又一條“動脈”。
數字固然單調,但最有壓服力。
三年來,衡山縣累計施行重點項目182個、總投資329億元、完成投資230億元,共新開工重點項目133個、完工投產120個,重點項目投資占全社會投資比重到達了70%以上,拉動全社會投資堅持在年均13%左右的中高速增長。
【數說一】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奉獻率40%以上
2016年,該縣地域消費總值增長8.1%,2017年至2019年年均增長8.3%,經濟運轉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數說二】帶動經濟構造完成歷史性轉變
2016年該縣的三次產業構造比為21:28:51,2017年一產占比初次跌破20%,到2019年三次產業構造比進一步伐整優化為16:29:55。
三年累計新開工重點工業項目39個、完工投產35個,范圍工業增加值增速逐年遞增,2019年增長9.3%,較2016年加快2.4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和工業投資增幅居
衡陽市前列。以工業項目為主的產業投資占全社會投資比重為58.4%,提早完成小康目的。
【數說三】項目落地注入了源源不時的資金
2016年,全縣金融機構存貸比31%,2019年躍升至49%,凈增貸款余額近30億元。三年累計到位內資100.6億元,應用外資4.3億美圓,到位國省預算內資金5億元。
【數說四】全社會收入的增長和質量的提升
2016年至2019年,全縣普通公共預算收入由6.7億元進步到11.8億元,增長76%;稅占比由60.4%進步到77.2%;城鄉居民收入分別由2.8萬元、1.7萬元進步到3.5萬元、2.2萬元;社會消費品批發總額由29億元進步到40億元。
實干保民生
破解了一批大事、難事、重事
2019年新投用的衡山縣城北小學。
三年間,面對一批長期積壓下來推進難、民眾關注度高、社會開展影響力大的重點項目,衡山縣委、縣政府一直堅持定力,不只主要指導親身掛帥、一線督戰,還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增強專班力氣,強勢推進義務落實、項目落地。
縣城生活渣滓中轉站阻力重重,數易其址,省政府屢次約談,該縣歷經兩屆政府仍久攻不下……“為子孫著想,再難也得干!”2016年,新一屆縣委、縣政府迎難而上、調整思緒,一鼓作氣在當年年底完成落地開工并于次年建成。目前,該中轉站可日處置生活渣滓300噸,根本處理了縣城生活渣滓處置難題。
黃花新區因歷史緣由征拆寸步難行,多年找不到打破口。2016年下半年,該縣配齊配強指揮班子,調整并明白了新區的定位,展開了史無前例的征地拆遷“百日攻堅”行動,三個月拿下了200棟房屋拆遷,為衡山大道西線的拉通、體育館的落成、商貿綜合體的開發乃至縣城空間規劃、產業開展開拓了新陣地,翻開了新格局。
紫巾沿山公路、開云大道、黃花路是“三縱四橫”城區骨架、暢通縣城交通的重要工程,但受征拆、資金等要素限制,是衡山縣不斷以來“愛莫能助”的項目。三年來,相關項目班子克制重重艱難,實干苦干加油干,紫巾沿山公路主線已完工通車,開云大道、黃花路均獲得了階段性成果。
此外,遲遲未能推進的殯儀館及陵園也在2019年全部建成并投入運營,為推進全縣殯葬制度變革,維護生態環境,創立調和文化縣城奠定了堅實根底。
規劃謀久遠
搭建了一批產業開展平臺
衡山商貿物流新星——創品國際家居廣場。
經過“項目建立三年行動”,該縣立足當前、放眼久遠,積極推進項目頂層設計和產業規劃,為下一輪經濟高質量開展打好了根底。
——大手筆規劃產業項目建立四大平臺。衡山經開區勝利躋身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增開發面積3平方公里、規范廠房40萬平方米、路網及配套設備里程4公里;黃花新區完成了全面開發,新增城區建成面積2.3平方公里,有效承接了12個項目的建立;開云新區妥善處置了系列歷史遺留問題,輕裝上陣,安頓區、路網等建立步步為營,成為將來“大南岳衡山旅游經濟圈”的關鍵一環;萱洲片區在虎山、美麗
鄉村示范片等項目的驅動下,成為該縣
鄉村復興戰略施行、
現代農業和
現代效勞業交融開展的匯集區。
——高質量打造
現代化產業體系。綠茶和黃雞產業被評為省級主導產區,生豬、優質稻、小水果、油茶等產業的比擬優勢進一步確立;隨著中國中部第二屆電子新資料頂峰論壇的主辦,13家新資料產業企業達成協作意向,電子新資料及
汽車零部件有望成為衡山首個百億級大產業;隨著創品國際家居廣場、花果山景區、盛豪時期廣場的營運,黃花新區商貿綜合體、虎山福地項目的加快建立,改動了該縣
現代效勞業以往紙上空談的場面。
——全掩蓋確保社會事業同步開展。景賢小學、城北小學2019年秋季招生,144個超大班額全部化解,職中實訓基地、科技中專等項目培育了大批產業適用型人才;人民
醫院綜合樓、疾控中心整體搬遷、婦幼保健院遷建項目全面鋪開;
鄉村綜合效勞平臺、非遺劇場、殘疾人康復中心等項目有序推進;衡山體育館高質高效建成并圓滿承辦了省十三運會賽事,作為新地標勝利展現了衡山新形象。
項目論英雄
錘煉了一批實干擔當干部
全面開發的黃花新區一角。
一個地域的開展支撐靠什么?項目。
權衡一個地域干部才能的規范是什么?還是項目。
2016年8月,縣委書記尹培國履新衡山。在再接再勵地一路調研中,他進企業、走園區、看
工地,每到一處,都回響著同一個聲音:“以項目看開展論英雄,推進衡山高質量開展。”縣委副書記、縣長蔣青上任以來,竭盡全力增強項目建立資金調度,確保不時鏈。
往常,“以項目看開展論英雄”,曾經成為衡山縣權衡開展、評價干部的重要規范。
工作向項目建立聚焦
連續三年,該縣新春第一個工作日召開專題會議研討項目建立;連續三年,將全縣項目建立發動大會作為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的配套會議部署相關工作;連續三年,將重點項目作為每個季度節點調度最密集的工作,年中全面講評調度和現場觀摩……隊伍向項目“賽場”靠攏
縣級指導鍥而不舍地牽頭項目、推進項目,抓謀劃、抓諧和、抓難題,不遺余力;各指揮部和項目班子掛圖作戰,奮戰一線,跑手續、搞征拆、調矛盾,聚力攻堅;各部門、各
鄉鎮上下聯動、相互配合、通力協作……效勞向企業伸出援手
持續深化推行“五個一”工作機制,創新性地樹立“企業聯手幫扶”機制,發動廣闊黨員干部積極參與項目建立,為經濟社會開展提供了剛強的人才保證。
據統計,2017年“企業聯手幫扶”活動展開以來,共布置146個項目歸入幫扶方案,44個單位派駐123名工作人員直接擔任幫扶,累計完成投資106億元,帶動全縣民間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幫扶企業總征稅額超越6.1億元,處理各類問題236個,辦理各項行政審批手續100余件,直接輔佐融資近2億元……該活動曾經成為衡山縣構建親清爽型政商關系的最強抓手,營造優秀環境、效勞民營經濟開展的金字招牌。
新美
廣告公司: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