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化州州名的因由,有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被州人歷代傳揚。 據化州縣志記載,南朝宋元嘉三年(426)置羅州縣,北宋和平興國五年(980)改稱化州。因治地點古合江,羅江與凌江集合,以羅江而命名,故稱羅州縣。但化州治地點今日的鑒羅兩江集合處,為何沒有沿襲羅州或用鑒州,卻以化州為名呢?
許多現代化州人不明這個名字的因由,但我們都看到在化州河東橘州巿場對面的化州標志雕象,一條龍在騰云架霧,其寓意的就是化州石龍。這是化州地理的特殊標志。
化州,古代人稱為人杰地靈物華天寶的當地,不僅物產豐富,尤其是古代宮庭貢品化橘紅,并且還人才輩出,有“龍鳴三日出明朝宰相楊一清”,“官塘蓮花出一品大員李一迪”,更有“南國靈芝,十歲中舉,十六歲進士,無字祝書震朝庭的姚岳祥”。還有刑部主事陳珪、陳禧、李學曾、李邦直等明朝朝庭官員一大批。還有嶺南才子陳鑒等名士全都是出自明朝中后期。歷史上社會都有傳言“石龍井上石龍鳴,要出大官員”,“石龍井一開,一批官階來”的美傳美談。
本來化州鑒羅兩江集合處的鑒江西岸,有一山崗,山崗上把一大玉石如龍,故又名石龍崗,這塊玉石象一個龍頭,有竅,龍尾潛于江中,此石龍非常的奇特,不僅能鳴還能噴沙,其鳴聲如雄鵝淳厚,石龍旁邊還有一口井,又名石龍井,井水清沏甜美,化州橘紅的第一棵樹就是從石龍井上長出來,因而化州橘紅又有龍化橘之說。因石龍靈氣的原因,古代的州衙就建在石龍崗上,官桌上常常有細砂散于桌上。因這個原因,就把羅州更名為石龍州、石龍郡的建置。
我們不妨細細調查橘紅的形態,其所有的枝條不是圓直的,而是扁而旋轉向上的,非常象龍的形態。因橘紅汲取了龍脈的精氣,因而其行氣止咳化痰有奇效。因一州官多年被咳嗽折磨得痛苦不堪,偶然發現橘紅治咳成效后,上稟朝庭而成為朝庭貢品。因石龍與皇帝有忌違,因龍有改變,便改稱化州沿用至今。
明末化州人才輩出,朝庭多個要員出自化州,大有誕生皇帝之說,朝野上下震動。朝庭便從江西派來略懂風水的祝知州來破了化州的風水。
本來化州這一風水寶地,從謝天將出脈,經中火嶺少祖,經獅子嶺寶嶺而盡于石龍崗。結犀牛望月(吳川狗化州牛),寶嶺為頭,下寶嶺為白虎砂,上嶺為青龍砂,左有官塘,右有寶池,頭潛江而收鑒羅兩江之水。縣衙地點之處,經測量得坤龍入首,坐子向午,坤水上堂出巽口。一卦純清龍氣通,三八為朋出三公。果然化州出如此多朝庭官員。龍鳴三日出一清,一名朝官一蓮見(官塘蓮花),南國靈芝一開放,無字祝文朝野驚。更有祝知州被陳鑒戲弄得惱羞成怒,以破化州風水來泄心頭之恨,從化州文樓沿著龍脈轉換處和融結之處全息破壞,以打銅釘制作建筑物等斷阻龍氣流行,甚至強行挖人祖墳,致使龍氣頓減,自爾后,化州便一厥不振,再沒有出現朝庭官員。
不幸名噪朝庭的化州,從此消聲匿跡,再也沒有曾經的風光年景。
天生天殺,道也。是故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拭目而待化州重新崛起,石龍井放光讓石龍騰飛。
楊公南派陳天目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