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的
內蒙古,在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維護修復試點工程現場,人潮涌動、機械轟鳴。壓沙固沙全面完成,萬畝沙地飛播撒種完成,這一工程的嚴重節點任務圓滿收官。“壓沙固沙工作完成后,每年可減少100萬立方米的黃沙流入黃河。”施工方中建一局項目經理張恩波通知記者,這一工程對可持續開展和生態文化建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全面推進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各地域各部門一直堅持綠色開展理念,堅持不懈地走在高質量開展的道路上。
綠色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
烏魯木齊天山區的燕南山上得到了充沛的考證。曾經碎石暴露、寸草不生的荒山,往常變成了種滿22萬棵白榆、海棠等各類樹木的“城市綠肺”。燕南山綠化項目竣工后,帶動了周邊地域經濟快速開展。目前已新增創業、就業1000余戶,助力當地90戶建檔立卡貧窮戶全部脫貧。
綠色產業開展多面開花,激活綠色GDP。綠色農業不松勁,在
甘肅省臨澤縣新華鎮富強村,改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變“澆地”為“澆作物”,今年春耕,村里的水應用率到達了95%;綠色能源恢復快,近日國度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所屬在建32個、221萬千瓦風電項目已全部復工,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消費次序加快恢復,并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邁進;綠色金融在加速,在
廣東,首批排污權質押融資項目落地,合法排污、節能環保等企業得到數百億元排污權質押融資支持……綠色消費引領生活新風氣
隨著新業態新形式拉動、綠色產品有效供應增加,綠色消費正成為新時髦。
綠色農產品買起來。
貴州赤水的春筍、
甘肅蘭州的百合、
湖北秭歸的臍橙……翻開電商直播頁面,輕點產品圖標參加購物車,物美價廉的綠色農產品就能直接送到家門口。疫情防控期間,數字經濟逆勢增長,新業態新形式拉動綠色消費晉級。
綠色商場逛起來。復工復市加快,綠色商場更受消費者歡送。這些商場向消費者提供平安安康的綠色商品,還推行“限塑令”,應用節能設備,并且嚴厲停止廢棄物回收。依據商務部的規劃,到2022年底,力爭全國40%以上大型商場初步到達綠色商場創立請求。
綠色智能產品用起來。購置
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
家電、智能家居、節水用具等產品,在政策支持下可以得到相應的補貼和信貸支持。
開展綠色消費大有可為。依據國度發改委的預測,假如在全國推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采用財政補貼等方式推行高效節能智能產品,對購置一級能效的變頻空調、冰箱、滾筒洗衣機、平板電視等產品的消費者給予恰當補貼,2019年至2021年,估計可增加1.5億臺高效節能智能
家電的銷售,拉動消費約7000億元。
政策支持助推綠色開展邁大步
加快構成綠色消費生活方式,政策支持是強大的助推器。
近日,國度發改委等23個部門結合印發《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構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施行意見》,提出加快構建“智能+”消費生態體系,鼓舞運用綠色智能產品,用實真實在的政策推進綠色消費。比方以綠色產品供應、綠色公交設備建立、節能環保建筑以及相關技術創新等為重點推進綠色消費,落實好現行中央財政
新能源汽車推行應用補貼政策和根底設備建立獎補政策等。
復工復產以來,為推進綠色產業開展,許多中央量體裁衣出臺了相關政策。比方
江蘇省發布《關于推進綠色產業開展的意見》,將加大綠色技術攻關力度,聚焦節能環保、清潔消費、清潔能源、綠色建筑等范疇。
濟南市發布《關于促進
濟南綠色建立國際產業園開展十條政策》,給予獲得綠色建筑標識的項目資金獎補。
新美
廣告公司: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