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2月4日電(高呂艷杏)“楊柳那個青青江程度,聞郎那個江上唱歌聲……”在3日晚央視CCTV-1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節目中,來自“中華詩城”
重慶奉節的百行團選手胡紅援用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的詩詞停止創作吟唱。
重慶綦江墻體廣告 出生于1993年胡紅是一名具有“詩心”的奉節白帝城瞿塘峽景區解說員,他在奉節縣2019年第三屆“才子佳人”詩詞應戰中嶄露頭角,取得佳績,被《中國詩詞大會》導演選進百行團成為一名成員,參與錄制了第五季的《中國詩詞大會》。
“為讓游客真正理解奉節歷史文化,我在解說的時分,就會融入耳熟能詳的曲調及盛行音樂傳唱的夔州詩詞,讓游客被音樂、詩詞、美景沉醉,產生共鳴。”胡紅通知中新網記者,每次看到這些共鳴,他都欣喜于本人的歌曲被游客喜歡,在詩詞吟唱與夔州文化推行的路上好評如潮。
重慶綦江墻體廣告 圖為蒙曼在奉節錄制《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實景題。 張燕 攝圖為蒙曼在奉節錄制《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實景題。 張燕 攝地處三峽庫區腹心的奉節于2017年10月被中華詩詞學會授予“中華詩城”稱號,奉節三峽地域特征微風俗民情濃郁,李白、杜甫、劉禹錫、陸游、孟郊、白居易、蘇軾、黃庭堅等歷代文人墨客在此揮灑翰墨,留下萬余首傳世詩篇。
記者看到,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第五期的節目中,奉節的歷史文化、夔州詩詞、夔門、瞿塘峽、三峽之巔等景色名勝經過掌管人收場、選手答題、嘉賓點評、設身處地實景題、演播室LED意境呈現等多種方式集中呈現,展示厚重的詩詞文化和漂亮的人文詩韻。
重慶綦江墻體廣告 據奉節縣文化和旅游開展委員會主任潘萬山稱,近年來,奉節著力從培育全民詩書情懷上發力,發掘中央文化內涵,陸續舉行國際詩歌節、“詩詞大賽”“詩詞六進”(即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院壩、進企業、進景區)、全民競選“才子佳人”、名家授課“傳承經典”等活動。記者在奉節看望發現,自詩教活動普遍展開以來,市民學詩、誦詩、愛詩的興味在當地蔚然成風。
圖為
重慶奉節小學生在家里收看《中國詩詞大會》。 龍在林 攝圖為
重慶奉節小學生在家里收看《中國詩詞大會》。 龍在林 攝記者在奉節看望發現,2020年春節期間,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打敗疫情時辰,人們對詩詞文化的熱衷水平絲毫未減,《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播出讓奉節人民從以前和興味喜好者在一同交流詩詞,變成與家人宅在家里學習詩詞。
重慶綦江墻體廣告 “新辟田園果樹旺,春風細雨披綠裝……”這是55歲的奉節“農民詩人”甘立民為自家種的李子樹所做的詩,作為參與錄制《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準備團的選手,春節期間他帶著6歲的孫子在家中觀看節目中一同學習、創作詩詞。“我也想經過這個節目向大家展現家鄉環境和家鄉人民的改動,創作更多的詩贊譽家鄉。”
“和家人一同觀看節目,不只能夠感受中華詩詞文化,還跟隨詩詞中的意境閱讀祖國的詩意山水,最重要的是還能漲學問。”奉節市民陳靜說,平常她經常與孩子在家賽詩詞,贏了的有獎勵,輸了懲罰謄寫詩詞,到達能了解熟記為止,已構成了很好的氣氛。
重慶綦江墻體廣告 潘萬山稱,《中國詩詞大會》引發詩詞熱是一個好現象,它把國人心中潛在的詩詞熱情激起出來。奉節登上《中國詩詞大會》,也提升了白帝城·瞿塘峽景區和“三峽之巔”等在內的標志性景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2020年更有自信心多帶外地游客來奉觀光旅游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