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教學方式同學們很喜歡,上課積極性特別高,直觀真實!
河南信陽墻體廣告同學們建議我去田地里面去搞一個直播,準備給我刷個火箭,刷刷什么穿云箭的。”昨日,
信陽農林學院教師季新向記者說道。這幾天,正值
信陽插秧季,教授《作物栽培學》的季新老師在田間地頭開啟了直播課,受到學生們熱捧,相關視頻也成為社交網絡上網友們討論、轉發(fā)的熱門。對于季新老師的直播課,同學們普遍反映“接地氣”“很專業(yè)”“老師好可愛”。
季新是
信陽農林學院的一位年輕教師,擁有博士學位,在該校農學院教授《作物栽培學》。2019年,《作物栽培學》的實踐課,季新老師就帶著學生來到田間體驗,做一回真正的農民。但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同學們只能隔著屏幕聽老師講這門課。“如何才能讓學生們更近距離地看到我們的栽培過程呢?所以我就萌生了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讓學生們在屏幕前也能看到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的想法。”季新告訴記者,農學院陳利軍副院長倡導年輕教師要大膽嘗試,于是他決定下田,在田間地頭給同學們上實踐課輔導。
五一假期,
信陽發(fā)布多次高溫橙色預警,為了讓同學們在家也能上好實踐課,季新老師專門考察了一番,最后決定到
信陽市平橋區(qū)甘岸鎮(zhèn)的二郎村進行課堂錄制,并對水稻種植的灌水整地,壯秧的質量標準,水稻葉蘗同伸規(guī)律,水稻插秧技術規(guī)范等在現場進行了細致深入講解。
在《作物栽培學》的線上教學課堂上,季新老師戴著草帽,
河南信陽墻體廣告腳上是一雙沾了泥巴的膠鞋,一根紅繩將襯衫緊緊地扎在腰上,隨著直播鏡頭,輕車熟路地走進水田,開始向同學講解插秧的技術規(guī)范。“拍攝的過程中我戴個草帽,形象很不好,還特別黑,真后悔忘開美顏濾鏡了。”季新老師幽默地講道,“不是有句玩笑話這樣說:遠看要飯的,近看賣炭的,仔細一看——農學院的。”
信陽農林學院一名學生告訴記者,季新老師的在線課堂,受到了一致好評。不僅農學院的學生在彈幕區(qū)里“瘋狂”為自己心愛的老師打call,就連其他學院的學生在觀看直播的過程中也情不自禁地為季新老師點贊。“季老師這種教學方式讓我覺得上課更像是一次春游,
河南信陽墻體廣告從育秧棚到大田,不知不覺地學會了如何辨別水稻和雜草以及插秧小技巧。”這位同學說。
對于這種教學模式的轉變以及教學方法的探索,
河南信陽墻體廣告季新老師認為這對自己來說是一個歷練,更是一種激勵,促使他在教學過程當中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探索教學技巧,把專業(yè)的知識通俗化、實用化,讓同學們切身去感受、去實踐知識帶來的迷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