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左溪村,58歲的余達興靠開酒坊,成為村里公認的脫貧致富能人。
5月14日下午,記者見到余達興時,他正在忙著翻晾發酵的稻谷。一樓被改形成了酒坊,
江西鄉村墻體廣告門口掛著一塊黃色的酒幌。廳堂里,擺放了一圈發酵的大缸;廚房里,不銹鋼的蒸甑和淋水器亮晃晃。
“別看這個酒坊設備有些粗陋,老余靠這些,去年釀出了1.5萬多公斤谷酒和高粱酒,銷售額到達30萬元,利潤有11萬元呢!”陪同記者采訪的靈山景色名勝區管委會工會主席姜郭翔與余達興結成了幫扶對子,對他家的事一清二楚。
余達興的釀酒手藝是祖傳的,但真正靠釀酒安身立命,是從2015年開端。之前,他也就在過年時才用簡單的用具釀一點酒零散賣給村民,其他大局部時間都在外打短工,每年辛辛勞苦能攢下來的也就萬把塊錢,2014年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窮戶。
2015年,靈山景區建成開放,來村里的游客越來越多了。此時,姜郭翔也開端結對幫扶余達興。
江西鄉村墻體廣告理解到老余有釀酒的好手藝后,姜郭翔和他磋商著開個釀酒作坊。由于村里很多村民開起了農家樂,用傳統技法釀造出來的燒酒,正好表現了農家特征,應該能遭到游客歡送。
隨后,姜郭翔協助余達興申請了一筆免息小額貸款,用于置辦釀酒用具和購進稻谷、高粱等釀酒原料。
“沒想到,這一步還真踩上了節拍。當年,我就釀出了5000多公斤酒,開農家樂的村民都到我這進貨,賺了近4萬元。”余達興說。
嘗到甜頭的余達興不時擴展釀酒范圍,2017年注冊“稻香府”商標后,還申辦了“
江西省小作坊注銷證”,消費運營也標準起來。
不過,釀酒的活計是十分辛勞的。每日清晨5時,余達興就得開端繁忙,燒爐子、蒸料、拌酒曲、翻晾
江西鄉村墻體廣告、發酵、蒸餾,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正是靠著誠信運營和勤勞苦干,余達興的酒越賣越好。
“如今,不但十里八村的鄉親們愛喝我的酒,農家樂也都有我的酒,還有很多來自外地的游客,在農家樂喝了后,慕名來買酒帶回去。我這山里的土酒,也算是進來見了世面!”說起自家的酒,余達興滿臉驕傲。
為了將酒坊的范圍做得更大,今年,余達興在外打工的兒子余文杰留在了家里,幫父親打理。
江西鄉村墻體廣告“今年我準備把消費場地擴展一點,在確保質量的同時增加產量,同時請人設計能表現原生態特征的外包裝。此外,還要開通電商銷售渠道,得忙活好一陣了。”在子承父業的余文杰眼里
江西鄉村墻體廣告,家里的酒坊,不只要脫貧的任務,還肩負著致富的任務。
新美
廣告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