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妻子被醫院診斷為視網膜脫落,需求跋山涉水到省會大醫院做手術,人生地不熟,不知道怎么辦!”不久前,家住云南省鳳慶縣的王大哥整天愁容滿面。
中山大學眼科醫生進駐鳳慶縣人民醫院的消息傳來,王大哥的妻子很快接受了視網膜脫離修復術,并康復出院。“這對咱們家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千言萬語道不盡咱們心中的感激!”回家后,王大哥特地給醫院手寫了感謝信。
“自2013年展開定點幫扶以來,中大根據鳳慶縣的實際需求,打出人才、教育、醫療、文明、工業、社會力量的‘組合拳’。”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介紹,通過工業開發、醫療扶貧、教育幫扶等多種方法,鳳慶縣去年已成功退出貧窮縣序列;中大定點幫扶的連州市柯木灣村也于去年底完結脫貧。
云南省鳳慶縣:
“中山醫”進駐,因病致貧減九成
“這幾年游客越來越多,在家門口創業,既能賺錢養家,又方便照顧家人。”鳳慶詩禮鄉古墨村鄉民李永樹在村內建民宿,賣特產,得益于旅行業開展,年收入達7萬多元,對未來有了新期待。
自2013年定點幫扶云南省鳳慶縣以來,中山大學精準施策,堅持“輸血”和“造血”相結合,構成醫療扶貧、工業開發、教育幫扶的立體模式。
鳳慶被稱為“滇紅茶之鄉”,坐擁豐厚的旅行和茶文明資源。中大深入調查當地旅行資源,構成“以茶文明為突破口,以滇紅茶旅行產品體系為支撐”的規劃方案,維護、利用好茶馬古道等歷史文明遺產,推動鳳慶旅行工業高質量開展。
因為地處偏遠,鳳慶的醫療衛生根底相對單薄,存在醫護人員缺少、學歷偏低問題。近年來,中大充分發揮臨床醫學等學科優勢,采納“走出去、請進來”辦法,培養醫療人才隊伍、長期派駐專家醫療團隊、打造要點科室基地,為鳳慶大力培育一支帶不走、高水平的醫療隊伍,積極探索“開展式醫療幫扶”。
截至2018年底,鳳慶縣人民醫院出院人次完結倍增,因病致貧人數減少了近九成。
中山大學籌資建成鳳慶縣二完小教學樓“逸仙堂”
阻斷代際貧窮傳遞的關鍵行動是教育。中大一批批師生到鳳慶展開駐點支教,持續性展開中小學骨干教師跟班訓練;整合校友和社會捐獻逾2000萬元,改進當地教育根底設施,并向當地捐獻書籍4000冊。
去年,中大共錄取臨滄區域10名學生,其中鳳慶縣學生4名,鳳慶縣魯史中學還考出了第一位中大學子。
此外,中大引導和推動受扶地電商開展,幫農特產品翻開銷路,發動校友積極參與消費扶貧,直接購買鳳慶縣農特產品1034萬元,促進鳳慶農特產品走進粵港澳大灣區。
在校地共同努力下,鳳慶的貧窮發生率已完結“清零”。去年4月30日,鳳慶成功退出貧窮縣序列。
中大附中與鳳慶三中同上一節課
連州市柯木灣村:
打造“小村一品”,廢地變“百草園”
“做夢也沒想到,我能在家門口找到一份作業。”連州市柯木灣村貧窮戶黃火娣一邊說,一邊緊緊抓住中山大學派駐柯木灣村駐村第一書記李銳的手。
自2016年中山大學定點幫扶粵北連州小山村柯木灣村以來,因地制宜建構工業新模式、推動消費扶貧。
去年5月,在中大專家團隊助力下,“稻蛙魚”種養體系在柯木灣村開始落地。現在,柯木灣村已樹立有機生態農業基地,產學研一體化的“大村一業”,帶動鄉民增收致富。
按“大村一業,小村一品”的工業扶持思路,駐村作業隊還結合當地有中藥材栽培的傳統,改廢地為中藥材加工廠,打造“帶不走”的小村工業。
至去年底,柯木灣村已完結相對貧窮村退出市級、縣級核對;全村72戶建檔立卡貧窮戶達到退出標準,請求退出率100%。
“咱們打造了一個線上扶貧商城,現在可以通過在線上銷售的方法,降低疫情對農產品銷售的影響。”李銳介紹,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湖北多地陷入物資匱乏的困境。中大扶貧作業隊發動柯木灣村全體鄉民,籌措調撥本村工業扶貧農產品援助湖北恩施。
針對家里無網絡、無電視、無設備的“三無”困難學生,駐村扶貧作業隊改造出臨時網絡課程學習中心,為家庭方位偏遠而無法集中學習的貧窮學生置辦平板電腦設備,并發放到戶,讓他們安心線上學習。
“柯木灣村扶貧點的后發優勢十分明顯,咱們會進一步溝通洽談,協助做好醫院建設等相關作業。”校長羅俊表示,中大將持續發揮醫療、人才等優勢,多措并重打造“宜居宜業宜游”新農村,構成有造血能力的“中大樣本”。 廣東中山墻體廣告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