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用一場旅行換一個精彩瞬間。自從1979年“改革開放總工程師”鄧小平提出“經濟特區”的概念后,大部分“經濟特區”后來開展得如火如荼,風生水起,可是汕頭作為最早一批“經濟特區”開展卻有點不盡人意。雖然汕頭的經濟開展緩慢,可是汕頭的村莊田園風光卻大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意境,不染喧囂,備受好評。汕頭旦家鄉,便是這樣的一個村莊田園,被高鐵穿越而過,田園風光里也有了幾分車馬喧囂。
在旦家鄉的村口,迎入眼皮的是一塊寫著“旦家鄉”的牌子,可是這可不只是一塊牌子,眼尖的不難發現其中的“貓膩”,走進一看,牌子下面還有關于“旦家鄉”的簡介:旦家鄉社區地處韓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為明澈美麗的韓江支流新津河和梅溪河所懷有,是汕頭市龍湖區連接潮州市的北大門。另一側的牌子則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美麗宜居新村莊,究竟美麗在哪?宜居在哪?新在哪?
懷揣著滿懷的等待,我走進了旦家鄉。這條大路,很有特色,極具風格。路途的兩旁是一些關于旦家鄉的牌子,有地名由來,有歷史事件,有家族簡介,有地理位置……能夠說這些牌子拼湊起來,便是旦家鄉的縮影。
路途的一旁則是旦家鄉的田園風光,一望無際的田野,人們在田野自食其力,自得其樂,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些用辛勤汗水灌溉的莊稼蔬菜,當出現在自家餐桌做成菜肴,入口的那一刻,一切的支付都是值得的。農人一直是應該被敬佩的一群勞動者。
而另一旁則是旦家鄉的民俗淳樸,我路過的時分,看見一位老伯拉著環衛工,讓環衛工使用清洗車清洗一下他那輛沾了泥濘的電動車。老伯滿臉的感謝的笑臉與環衛工的舉手之勞,讓我殷切地感受到旦家鄉的民俗,如沐春風。而一旁由周邊店家供給免費茶水的攤位,則閃耀著人道的純粹光芒。
沿著大路走下去,你會看到一個古怪的入口,不要覺得慌張,那只是高鐵穿越留下的涵洞。由于旦家鄉地形比較低以及高鐵線路的需求,人們需要將路面提高,要知道在之前還是火車線路的時分,軌道是平鋪在地上的,底子不需要提高。所以有了現在的涵洞,人們能夠經過,高鐵也能夠通行,有時分還會出現“人在地上走,高鐵天上跑”的現象,是不是很有趣?
穿過涵洞,你會看見一條極具潮汕特色的“節氣風俗文明長廊”。便是這條長廊,集齊了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就像一部留聲機,將一年留下的光陰故事娓娓道來。為什么說它極具潮汕特色?因此這條長廊,除了有二十四節氣,還有一些巖畫。有的描繪的是潮汕特色節日風俗,比方中秋節的“拜月娘”。有的則是描繪潮汕特色飲食風俗,比方隨時隨地都能夠泡的“工夫茶”。
除此之外,旦家鄉的另一個特色是“筍”。旦家鄉的筍是出了名的鮮美可口,不只在潮汕區域揚名,還享譽國內。旦家鄉的筍不只能夠與雞搭配,還能與魚搭配,做法多樣,令人驚奇。在旦家鄉里,以“竹筍”的名號開的餐飲店,可謂是無處不在。旦家鄉似乎現已把“筍”當作了家鄉象征,而外界也一提到“筍”,就會想起“旦家鄉”這個地方。
走過一段上坡路,你就來到了韓江支流的堤壩,這是一條延綿不絕的長龍。目光所及,無窮無盡,似乎沒有止境。堤上的風光無限好,能夠看見遠處的青山與河流相互襯托,堤下的水或急或緩,偶然還有擺渡船在兩岸之間來來回回。遠遠地看見遠處有一座大橋,名為廣梅汕鐵路梅溪河大橋,當我走近的時分碰巧有輛火車駛過。堤上那“綠水青山便是金山銀山”幾個大字,安靜地矗立在那里,不知道現已看過多少輛火車駛過橋頭了。走到另一側,穿跳過旦家鄉的高鐵線路上也駛來了一輛“調和號”,車馬喧囂就這樣在旦家鄉倉促留下點痕跡,又倉促地走了。
用一場旅行換一個精彩瞬間。汕頭旦家鄉,高鐵穿跳過的美麗幸福村莊,田園風光里也有了幾分車馬喧囂。你知道旦家鄉這個地方嗎? 廣東汕頭墻體廣告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