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家里的孩子多,對于孩子的學習,家長大都采取放養的態度,基本上就是交給老師來負責。而且孩子的壓力也沒有那么大,很少會聽到有孩子輕生的新聞。
但現在不一樣,家里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使得父母就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只能說愛有多深,希望就有多大,孩子的壓力就有多重。
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承受著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壓力,以至于讓孩子承受不住,從而釀成悲劇。那么,當代父母到底是如何對孩子“步步緊逼”的呢,我們一起來分析吧。
以成績論高低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有出息,有好工作,找到與之匹配的好對象,生活才能更圓滿。
因此,對于孩子的學習成績重視到一種特別極端的地步,要求孩子必須每次考試拿滿分、當第一,一旦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是劈頭蓋臉的教育,嚴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長此以往,孩子的心理陰影面積得有多大啊,也就使得他們的心理變得異常脆弱,精神也是高度緊張。在這樣的狀態下孩子出事也是遲早的事。
抹殺孩子天賦
我們總認為孩子只有好好學習才是正事,什么興趣愛好,純屬是浪費時間和金錢,瞎折騰。而我自己也是這么長大的,小的時候想學樂器,家里不讓學,說是沒用,我想學畫畫,他們說畫畫能有什么出息,有那時間還不如多背幾個單詞呢。
于是,長大后,我終于成了一事無成的大人。而這種思想在很多父母的意識里都存在,對于孩子的興趣不管不顧,只會一味地打壓,就想讓孩子們按著他們大人設定好的軌跡成長。
逼娃產生厭學
人性都有一個特征,那就是不喜歡被逼迫,如果被別人要求我們一定要怎么做,我們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甚至變得討厭這件事。
就像上學一樣,作為學生,大概很多學生都不愛上學吧,如果家人不能合理地引導,只是不停地施壓、逼迫,只會讓孩子把學習當作一個負擔,從而產生厭學情緒,甚至逃學。
遇到這種狀況,家長又會一味地責怪孩子,進行逼迫,從而陷入一個死循環,讓孩子變得想要逃離這一切。
綜上所述,孩子之所以會有一系列極端的行為,并不是因為他們骨子里就有那樣的特性。而是由于做父母的教育方法不當,不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才導致的。所以為了不讓娃誤入歧途,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找到正確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