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A股也沒那么不堪,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再加上一點好運氣,回報很驚人的,甚至實現財富自由了。但把握機會的為啥不多呢?因為我們習慣了追漲殺跌!
大A雖然是妥妥的90后,但所謂三十而立,也該開始懂事了。比如,年少不知白酒香,錯把科技加滿倉。人到30以后,該知道喝酒才是王道,利好茅臺!
周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有機構都在討論四個字:不轉急彎!意思大家都明白,彎肯定是要轉的,但不急著轉,吃了定心丸了。
這次中央定調2021年經濟發展方向:
1、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利好科技);
2、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利好芯片);
3、解決種子和耕地(利好種子);
4、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利空互聯網平臺龍頭);
5、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可憐的地產股);
6、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利好新能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效。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
公司質量,打擊各種逃廢債。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明年的八項重點任務,“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擺在首位,“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擺在第二位,這是歷史上首次,足可見中央的決心。
科技與產業鏈
公司地位提升,如此強烈的信號,芯片半導體迎來長期利好;尤其是自主可控的硬科技,關注北方華創、韋爾股份、啟明星辰、海康威視、卓勝微等;
另外一條主線是新能源,這次提到“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主要三個方向,電力脫碳(隆基股份、晶澳科技、
通威股份),節能提效(斯達半導、捷捷微電、聞泰科技),
排放綠化(金發科技、金丹科技、彤程新材)。
這次新提法,“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說明“新”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內需消費地位下降,上周政治局會議提出“需求側改革”,這次修改為“需求側管理”,是對消費主義的矯枉過正,比如負債消費。
從股市的角度,2021年重要方向在硬科技+新能源產業鏈,喝酒吃藥這些板塊,今年漲幅不小,明年可能要消化估值,少數龍頭才會繼續上漲!
高層定調!農業“芯片”要打翻身仗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表示,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我國種業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點評:周末最受關注的題材,就是農業種子股,以前是牛夫人,現在變身小甜甜。原因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中央官員也吹風,種子是農業的“芯片”。
芯片是我們的教訓,被卡脖子很難受;而糧食安全最重要是種子,一旦被卡住了,是飯碗里的飯菜被別人把握著,問題會更加嚴重,必須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此外,隨著年底一號文件臨近,種業股還會有政策的催化劑。A股是講故事的地方,越精彩越會爆炒,農業股位置普遍也不高,今天估計一堆漲停潮了。
重點關注種子(大北農、隆平高科、農發種業等),農業種植(蘇墾農發、亞盛集團、海南橡膠等),農田水利(大禹節水、
安徽建工等)。
重磅消息解讀:
中芯國際回應被制裁:對
公司短期內運營無重大不利影響
中芯國際公告稱,經
公司初步評估,該事項對
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
公司將持續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力爭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點評:中芯國際正式被拉黑了,之前一直委曲求全,還是擺脫不了掐脖子。這次規定10納米以下設備,被直接拒絕出口;中芯追趕臺積電的路,基本上被堵死,因為只能研發無法量產了!
現在看來,梁孟松的辭職事件,與其說是內訌,不如說是中芯國際求變了。放棄追趕臺積電、選擇去搶中低端芯片的市場;因為新光刻機遲遲拿不到貨,想搞也搞不下去了,只能認慫,先選擇“活下去”。
中國雖然缺5/7/10nm先進制程,但更缺90/65/55nm,這些才是設備的主流,補短板以他們為主。這利好整個國產替代上游供應鏈(設備、材料、IP/EDA),比如匯頂科技、卓勝微、韋爾股份、兆易創新等!
中芯國際公告回應了,稱短期無重大不利影響,看來還是比較淡定,這事兒預期足夠久了,算不上多大利空。
策略機會:周末消息面有好有壞,好的是重磅會議指明了方向,對市場信心一定有提振;下周主力該干活了,拿年前的紅包行情了。壞的是外圍又起幺蛾子,特朗普拉黑我們70多家企業,包括中芯國際、大疆、中國船舶集團等,這是逼著我們放棄幻想,選擇靠自力更生!
不過周五科技股高開低走,已經反映了這個預期。中央會議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放在第一位,鞋子落地后,科技股反而能干一干了。吹的最兇的是種業股,被稱為農業“芯片”,估計下周要全面起爆。為什么看好種業呢?韭菜又腦洞大開,糧食可以釀酒,這邏輯無懈可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