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部如假包換的喜劇電影,內核實則是有著勵志和治愈功效的溫暖故事。追求完美主義的鋼琴教師,遇見瘋狂且受過傷的原創歌手,如此不搭調的搭配在避免俗套同時制造了強烈的角色對比。當然,與所有的感情線一樣:偶遇、混搭、英雄救美、碰撞、了解、擁抱,該有的元素一應俱全。但是該片卻拍出了一般愛情片沒有的亮點:那就是反差極大的角色在一起所營造的大量笑料。
常遠飾演的鮑抱,開場就奠定了奇葩的人設,先通過對男主各種古怪生活習慣的描述以及性格迥異的男女主角之間的相遇,引出一個又一個笑料。而笑過之后,又通過男主角對悲慘的童年的回憶和對家人的思念說明了男主特殊怪癖的原因,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與感動。這部作品是喜劇演員常遠自導自演的,出身喜劇世家的他,在喜劇氛圍營造和“抖包袱”方面那是有兩把刷子,而更讓人驚喜的是常遠的導演功力,首次執導電影長片,雖不算深刻,但并沒有犯錯誤,反而順風順水的將這個故事梳理的極為通順。
影片中的場景在鋼琴教室、兩位主角的家,表演舞臺、治療中心等來回輪轉,但如此的場景營造卻塑造了豐富多彩的關鍵配角:以李菁為首的鋼琴教室同事映襯了平日里的男主性格和由他奇怪個性導致的孤獨的人生,而魏翔飾演的靈車司機,則從另一方面反襯出原本孤獨的他一夜之間竟然備受喜愛。由沈騰醫生的視角引出了各種有著奇葩怪癖的人物,讓我們認識這個世界還有如此需要關愛的人。
而這一切都是鮑抱與女主角相遇之后而來的,單一冷色調對比五彩斑斕的服裝,齊劉海對比蓬松的頭發,不茍言笑對比載歌載舞的各種形態,最終統一為孤獨對比的熱鬧。一場陰差陽錯的偶遇,巧妙的讓原本極為不搭調的男女主角必須同臺演出,也設下了讓男主接受精神治療的好局;兩個角色相處過程中不但制造了大量笑料,也間接給了男主角認清心中所屬的機會,電影的故事就是這樣順暢并有著內在邏輯,而導演常遠在笑料和細節方面的把控,實則讓人眼前一亮。
而在搞笑的過程中,男主角的過去和被封閉的內心也一點一點的被剝離,更是制造了片中的一個爆點:原來所有人都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曾經都受過傷。看似默默無聞的捏腳老板馬麗,用幾盆洗腳水,在最關鍵的時刻成了提點男主的“化外高人”。鮑抱身邊三個病友的出現,也讓觀眾感嘆,原來大家都不是孤身一人。最終助推大結局的高潮段落,溫馨十足。
電影是夸張的,但藝術卻是來源于生活,其實,仔細想一想,我們生活中還真有挺多和男主角很像的人。他們身上可能會有著某種奇怪的癖好,或者某種奇怪的性格,總是表現得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面對這樣的人,我們常常表現出來的態度就是漠視他們,有時候甚至會做出一些傷害他們的行為。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埋藏在心里面的痛。那些生活得有點怪異的人,或許都隱藏著他的某一段不堪的曾經。我們不應該以一種獵奇的眼光去嘲笑他們的怪異。畢竟他的怪異都是他的人生,與你何干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信奉的價值觀,所以我不會說,呼吁我們要怎樣地關心愛護這些貌似奇怪的人。我只期望我們當中有人能夠理解他們獨特生活方式,尊重他們獨特價值觀,而不是把他們當成異類去嘲笑。
其實他們和我、和你都一樣,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在這個世界上平凡而努力地活著的人。這就是《溫暖的抱抱》的核心主題,笑過之后有被溫暖,是對人們孤獨感的關懷,對一些異于他人的習慣,給予了足夠的包容。所以這部電影提供了一個很明確的觀點,就像影片最后常遠飾演的鮑抱并不是改變了自己那些異于常人習慣,而是最終接受了自己的不同,比如他的準時依然存在,只是身邊人接受了他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