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終之時,新聞記者走入細坑村,看一下瑤族同胞在忙些哪些?
新聞記者進到村頭,就看到幾個衣著大板瑤(瑤族支派中的一支)服裝的中老年婦女與幾個瑤族大爺,圍在一戶別人門口的炭盆旁烤火爐、話家常、制作手工,一幅歡歡喜喜的景色(見下圖1)。
而在對面的一間木制家具生產加工內場,木匠王師傅已經制做一張大圓桌面(見右圖2)。他告知新聞記者,今年過年有很多人來訂制桌面上,用以春節假期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飯。
直往里走,新聞記者看到一位衣冠整潔的大板瑤老大姐坐著大門口一針一線地繡著瑤族服飾(見下圖3)。村兩委黨員干部告知新聞記者,這名瑤族老大姐叫鄧有芬,是自治州級非遺文化財產新項目(大板瑤服裝)象征性傳承人,她制做的大板瑤服飾、花邊圖案刺繡圖案和發飾精致經久耐用,備受瑤族姐妹們的鐘愛。
盤老師傅是村內不可多得的崗位裁縫,專業為村內的人民群眾縫紉瑤族服飾(見右圖4)。盤老師傅告知新聞記者:“如今到年末了,上門服務服裝定制的消費者有所增加,有點兒太忙。”
村兩委黨員干部詳細介紹道,如今村內的年青人大多數外出務工。時下已經是年底,稻谷、八角、肉桂粉等糧食作物基礎都收采結束,群眾剛開始漸漸地提前準備新年的用具,等候外出務工的家人回家了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