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中國新冠病毒疫苗在海外火了。從亞洲到歐洲,從非洲到拉美,承載著希望的中國疫苗星夜兼程,跨越山海,抵達全球多個國家,為全球協同抗疫帶來信心和力量。不少人感嘆,中國疫苗猶如助力全球抗疫的 春雨 ,無聲潤澤世界。
23日,中國援助埃及的首批新冠疫苗運抵開羅。在此之前,中國疫苗已經抵達赤道幾內亞、津巴布韋等非洲國家。中國政府承諾,未來將向更多非洲國家援助疫苗。而在地球另一端,從智利到巴西,從秘魯到哥倫比亞,多個拉美國家已批準緊急使用中國新冠疫苗,一些國家已開始大規模接種中國疫苗。
眼下,全球抗疫形勢依然嚴峻,而疫苗是應對疫情的有力武器。中國作為最早承諾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的國家,一直在不折不扣履行諾言。中國克服自身困難,正在向50多個有需求的國家提供疫苗無償援助,也在向20多個愿意購買中國疫苗的國家出口疫苗,其中絕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
不少外國領導人公開接種中國疫苗,對中國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投下信任票。津巴布韋總統姆南加古瓦說,中國疫苗猶如 隧道盡頭的光芒 。78歲的赤道幾內亞總統奧比昂說,中國疫苗 挽救了非洲人民的生命 。美國《紐約時報》也在報道中說,中國疫苗有望成為 發展中國家的生命線 。
中國疫苗為什么受歡迎?因為它讓人用得上、用得起、用得放心。中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標均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上市標準,可以在大范圍人群中形成有效保護;中國疫苗儲運方便,僅需2至8攝氏度的環境,大幅降低儲運成本;中國在疫苗研發、生產、分配上采取開放合作態度,有助提升發展中國家的疫苗生產能力。
目前,全球疫苗分配呈現嚴重兩極分化。一項國際非營利組織的研究顯示,全球仍有130多個國家未能獲取新冠疫苗,而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訂購的新冠疫苗數量已經超過30億劑,比實際所需多出10億劑。這些國家富余出來的疫苗足夠給整個非洲大陸的成年人口接種。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這種極少數國家掌控全球多數疫苗供應的情況 極不公平 ,實現 疫苗平等 是國際社會目前面臨的 最大的道義考驗 。
計利當計天下利。在疫苗分配領域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持,重視脆弱人群需求,符合人道主義精神,也是早日戰勝疫情的必要之舉。
從盡己所能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到全力推進國際抗疫合作,從攜手各國共建 健康絲綢之路 ,到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國一直在行動,展現出一個大國應有的擔當。在這個疫情肆虐的危急時刻,各國唯有團結互助,攜手共進,才能終結病毒大流行的寒冬,擁抱溫暖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