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在洛浦縣洛浦鎮多魯吐格曼貝希村,有一座“鄉村記憶館”,陳列著早已淡出當地人生活的生產工具、生活物品等。這座“鄉村記憶館”已成為當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鄉村記憶館”的館長阿不都克熱木· 胡丁拜地為參觀者講解展品背后的故事。
“鄉村記憶館”的館長,是村里64歲的退休鄉村教師、老黨員阿不都克熱木·胡丁拜地。愛好收藏的他,退休后將自己多年來收藏的“珍品”與眾人分享。“經常看看這些艱苦年代的東西,就會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阿不都克熱木·胡丁拜地說。
阿不都克熱木·胡丁拜地的妻子托合提尼莎 · 麥麥提在“鄉村記憶館”,整理展品。日前,記者走進洛浦縣洛浦鎮多魯吐格曼貝希村“鄉村記憶館”,看到這里展出各種毛主席的陶瓷雕像和像章、《毛澤東選集》手書版,國家領導人的畫像、書籍、上百張偉人畫報等珍貴“紅色”紀念品。“鄉村記憶館”里還陳列了許多已經被淘汰的老舊生產生活工具及生活用品,免費供人們參觀,表達了一個老黨員對故鄉的熱愛、對祖國的感激,也給社會留住了漸行漸遠的記憶,提示著人們憶苦思甜。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座“鄉村記憶館”,每天都有慕名前來參觀的人,阿不都克熱木越來越忙了。
“紅色”紀念品中,一塊紅色布料上掛著各種毛澤東徽章99枚。“我準備在今年建黨一百周年時掛第100枚紀念徽章。”阿不都克熱木激動地說。
鄉村記憶館的陳列品里還有老舊物品,大大小小的褡褳、油燈、木碗、木桶、木勺、木箱等,還有大件的木犁、手推車、紡線織布機、榨油機、石磨、舊灶臺……這些物品的收藏持續了很多年,見證了時代的變遷。40年來,阿不都克熱木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5個兒女紛紛成家立業。小兒子考上了內地的醫科大學,畢業后當了醫生,在地區人民醫院工作。大兒子當上了村里的小組長,二兒子自己搞裝修,還做點生意。兩個女兒先后出嫁,兒女們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夫妻倆特別感慨自己生活發生的變化,他們的土坯房子變成了二層小樓,他們家是村里最遠的一戶人家,天然氣通了,路也修了。他們拿出自己的積蓄收藏這些物品,表達對黨和國家的感恩之情。來到鄉村記憶館參觀的21歲村民艾比布拉·圖爾蓀尼亞孜說:“看了這些展品,我們年輕人才了解到過去的農村生活狀況是那么艱苦,也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懂得只有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我們的生活才會越過越好。”“我們村建起了‘鄉村記憶館’,起到了積極的宣傳引導作用,珍貴的‘紅色’紀念品讓村民們深切感受到祖國的發展變化,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作為中國人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多魯吐格曼貝希村黨支部書記西爾艾力·阿卜拉說,“用實物告訴人們,現在的生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國家帶給我們的,我們通過開展各種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團結帶領群眾走上了致富路。”
END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