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臨沂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莊嚴、肅穆的群墓中,長眠著6位解放戰爭中壯烈犧牲的解放軍高級將領,其中一位就是被毛澤東稱為很有“將才”的時任山東軍區第八師師長兼政委的王麓水。
王麓水(1913年-1945年),字培岳,蘆溪縣長豐鄉宗里村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跟隨毛澤東堅持井岡山斗爭,經歷了5次反圍剿,參加了兩萬五千里長征、平型關戰役和開辟鞏固魯南抗日根據地,南征北戰16年屢戰屢勝,歷任紅軍軍委警衛班班長、軍團保衛局科長、紅一軍團第二師第五團政治部主任、八路軍一一五師補充團政委、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第二旅政治部主任、魯南軍區政委兼中共魯南區委書記、山東解放軍第八師師長兼政委等職。1945年12月,在解放滕縣縣城的戰斗中,王麓水親臨前線觀察地形,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2歲。“今天只有為國家民族事業去努力,才能享受未來的幸福。”王麓水參加革命后,轉戰南北直至犧牲,再也沒有回過家鄉,他生前留下的家書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一位革命者的家國情懷。
為了追念王麓水生前對魯南人民的偉大貢獻,滕縣曾易名為麓水縣。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王麓水為黨的利益、為祖國的解放事業而奮斗終身的精神給予高度評價。“身是萍鄉一雇工,參加革命顯英雄。魯南解放開新局,痛惜城郊未竟功。”這是王麓水犧牲后董必武所寫的題詞,概括了王麓水壯烈的一生。陳毅親筆寫悼詞:“麓水同志以善戰愛兵愛民見稱,故陣亡之日聞者莫不流涕,不愧模范黨員。”
銘記英雄,浩氣長存。為緬懷王麓水,繼承和弘揚革命先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蘆溪縣長豐鄉以王麓水故居舊址為基礎,對其進行修復,傾力打造了王麓水故居紅色教育基地,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紅色文化基因,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同時,作為市級紅色名村,宗里村立足紅色資源,大力發展紅色產業,構建由支部引領,村干部和黨員帶頭,種養大戶、普通農戶、困難群眾共同參與的“一引領兩帶頭三參與”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打造了麓水蜂蜜品牌,讓“紅色引擎”釋放強勁動能。截至目前,宗里村共有60戶蜜蜂養殖戶、600余個蜜蜂箱,年產量1萬余斤,產值35萬余元,走出了一條以紅色名村創建帶動村民致富增收的特色發展路。
長豐鄉宗里村主要負責人說:“鄉村振興時不待我,紅色文化大有可為。我們將經常性、廣泛性地組織群眾開展各種紅色文化活動,筑牢精神文化之魂,傳承優秀鄉土文化、紅色文化,讓‘紅色文化+鄉村振興’全面發力,更好地豐富鄉村振興的內涵,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