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用好紅色資源
近百張(件)圖片資料和實物,十多幅再現歷史場景的油畫壁畫……走進中共廣西第一個農村支部梧州多賢支部紀念館,仿佛回到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展農民革命運動的艱苦歲月。
梧州是廣西紅色革命的搖籃,是中國共產黨廣西地方組織的發源地。梧州市充分依托紅色資源,整合188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42個黨史教育基地,建設一批“紅色街區”“紅色書柜”“紅色書屋”等,重點打造蒼梧縣六堡鎮塘平村、梧州臨港經濟區等31個黨建精品示范點,推出大同酒店舊址、中共梧州地委等10條特色“紅色研學”精品線路,打造“十百千”系列黨課品牌,開展微黨課等活動7000余場次。
同時,梧州市建立微信群、QQ群,設立“移動課堂”,向黨員干部推送優質內容,確保學習狀態“時時在線”。據初步統計,全市目前已刊播相關稿件報道1900多篇,新媒體平臺報道累計閱讀量超270萬次,新媒體作品累計閱讀量超600萬次?!案悬h恩 跟黨走”主題黨史學習教育閱讀活動在全市開展,全市861個村、83個農村社區、57個城市社區近1000間農家書屋全時對外開放,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縣鄉村基層一線;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頭雁宣講團”,深入基層宣講黨史,推動紅色教育全覆蓋、常態化。
創新實踐活動
“有感動、有共鳴、感黨恩。”退休職工陳麗萍是歌唱愛好者。參與了全市“紅色歌曲大家唱”活動后,陳麗萍積極組織社區大媽們一起學唱革命歌曲,追憶紅色歲月,感悟當下美好生活。
梧州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多形式、常態化開展主題文明實踐活動,豐富黨史學習教育的載體。創新開展“田間黨課”“板凳黨課”“十分鐘黨課”等系列活動,邀請退役軍人、抗戰老兵、老黨員等多角度講好黨史故事,利用村級“鄉土黨?!睘?a href="http://www.zzkailai.com/nh/"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宋體';">農村黨員上黨課近600余場;全市600多所中小學開展以“童心向黨”為主題的“清明祭英烈”“向黨旗敬禮”“新時代好少年”,以及新團員入團儀式等教育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從小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對山歌、頌詩詞、唱戲曲,學習黨史的熱情在梧州的山水間燃動。為進一步豐富黨史學習教育載體,蒼梧縣、蒙山縣、長洲區、龍圩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史學習教育等內容融入詩詞創作、下俚歌、鹿兒劇中,以“戲曲+黨史”的形式,將文藝演出送到田間地頭、農家小院。梧州市結合“壯族三月三”民族傳統節日,發動非遺傳承人創作本地戲曲和粵劇精品、編排多彩文藝節目,以“非遺+紅歌”模式,在蒼海湖公園、旺城廣場等地組織開展紅歌快閃活動;開展40多場次黨史學習文藝演出,惠及群眾超9萬人次;“廣西黨史18個第一”等紅色資源被拍攝成為紀錄片、創排成為戲曲精品。全市文明單位、文明校園相繼開展“感黨恩 跟黨走”示范展示、兩廣殘疾人感恩志愿團隊“學黨史 感黨恩”紅色歌曲快閃等活動……
黨史學習教育形式不斷創新、載體不斷豐富,全市掀起學習黨史的熱烈風潮。
辦好惠民實事
“我們小區的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基礎設施完善了,車輛亂停亂放現象沒有了,生活也更舒心?!北P龍城小區居民黃女士高興地說。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梧州市堅持把為民惠民貫穿始終,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梧州市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志愿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構建“線上+線下”新時代文明實踐矩陣,打造“黨群服務+黨史教育+文明實踐”綜合體;組建“書記到現場·我為群眾辦實事”志愿服務隊,著力解決上學難、就醫難、出行難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開展“四點半課堂”志愿服務活動,將教育資源下沉到全市社區,常態化開展安全教育技能培訓、長效化開展“學生資助政策宣傳月”活動。
梧州市用“小切口”解決“大民生”,搭建黨建“1+N”共聯共建合作平臺,探索市直部門及廣東相關部門黨組織結對共建、互建聯動、資源共享新路徑;稅務部門以開展“結對共建學黨史 攜手為民辦實事”活動為契機,設立“流動辦稅窗口”,推出上門服務;民政部門聚焦服務對象“急難愁盼”問題,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方案,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解憂暖心傳黨恩”“新時代新社區新生活”等行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高效開展。
聚焦思想前沿、傳承紅色精神、凝聚志愿力量,遍布城鄉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已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前沿陣地,推動梧州市黨史學習教育既接地氣、更入民心。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