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我最親愛的老爸走了!我心中的英雄走了!我始終不敢相信!”
6月15日下午,云蒙低沉,草木含悲。記者來到河南省軍區信陽干休所院內,電影《上甘嶺》中連長張忠發的原型、散文《一個蘋果》的作者張計發老英雄的靈堂前,親人們仍沉浸在悲痛中,三女兒張愛民眼含淚水哽咽著說。
只見靈堂前“沉重悼念張計發同志”9個白色大字十分醒目,遺像中的老英雄穿著軍裝,戴著軍功章,充滿英武之氣。路邊擺滿了花圈和挽聯,前來吊唁的人們絡繹不絕……
張計發是原志愿軍第15軍45師135團7連連長,6月15日7時30分,他因病醫治無效,在信陽逝世,享年95歲。
老英雄走了,但英雄的名字永在,英雄的精神永存!
6月15日,記者通過采訪老英雄的家人、親朋好友等,共同追憶他的光輝人生,學習他的優秀品質。
一
張計發出生于河北的一戶貧農家庭,1945年7月如愿參軍,1947年3月入黨。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野戰軍第9縱隊81團3營司號班長,15軍45師135團7連的排長、副連長、連長,135團3營副營長、營長,135團司令部副參謀長等職,參加過上黨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抗美援朝戰爭等。
1951年,張計發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是電影《上甘嶺》中英雄連長張忠發的原型。張計發先后榮立特等功4次、一等功2次,被中央軍委授予獨立功勛榮譽章,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三級國旗勛章,先后2次被解放軍總政治部評為優秀離休干部。
1966年,張計發因病離開部隊,來到信陽休養,在信陽生活了55年。在此期間,關心教育下一代工作,成了他離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先后到湖北、江蘇、安徽等50多個省市,向數百萬人作報告,還擔任十多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
“老爸臨走時還說:我這輩子的任務完成了!我已經替我那些犧牲的戰友活了這么多年,我替他們見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我還將他們的故事講給了很多人聽,讓大家明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張愛民告訴記者。
“姥爺走了,但他將一直活在我的心中!”張計發的外孫馬梓淵說,“姥爺生前經常給我們講上甘嶺的故事,講‘一個蘋果’的故事。他在戰場上拼命殺敵,保家衛國,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他和他戰友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在工作中勤勤懇懇、無私奉獻。”
河南省軍區信陽干休所主治醫師范慧工作十余年來,送走了一位又一位離退休老干部,每一次都充滿了惋惜和不舍。張計發老英雄的離去同樣讓他深感悲痛:“老首長和其他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老英雄一樣,不忘初心,始終忠誠于黨、忠誠于祖國、忠誠于人民。離退休老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將繼續盡心盡力照顧好健在的老干部,不辜負老英雄們為黨和國家作出的犧牲?!?/p>
二
張計發戰友的兒子牛貴昌告訴記者:“我的老父親和張計發老英雄都是當年參加上甘嶺戰役的老戰士,他們是戰友,更是親人。作為老英雄的后人,我們的使命就是將他們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讓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歷史?!?/p>
張計發生前曾說:“上甘嶺戰役是我這輩子最珍貴的經歷?!?/p>
1952年,朝鮮戰場呈現膠著態勢。當年秋,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向我軍發起了“金化攻勢”,作戰雙方在約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陸續投入作戰兵力10萬余人,這場戰斗發展成規模戰役。
10月14日凌晨3點半,上甘嶺戰役拉開序幕。當時,張計發因為負傷在師部醫院住了七八天?;氐讲筷牶螅诘?連已經參加戰斗,所以他沒能趕上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戰斗。他在團部待了沒幾天,7連就撤下來休整了,參謀長命令他繼續帶好這支隊伍。
10月30日,上級下達朝鮮戰場中線決定性反擊命令,7連的任務是參加上甘嶺戰役第三階段的戰斗,奪回五圣山東麓咽喉上甘嶺597.9高地表面陣地。受領任務后,全連整裝待發,直奔上甘嶺。
據《百年潮》(2019年第10期)刊發的張計發口述《難忘的上甘嶺戰役》中記載:
我接受命令后急忙向外面走去,帶上7連戰士往上沖,敵人后續部隊也在往上沖,狹路相逢,拼的不僅是武器,還有膽氣。突擊排的戰士端著沖鋒槍,冒著彈雨硬是沖上去……敵人被我們的氣勢嚇退了,我們終于占領了山頭。
但沒過多久,敵人趁我們立足未穩,立即組織力量反撲。只見黑壓壓一片锃亮的鋼盔,臭蟲般密密麻麻地向陣地撲來,我們拼全力反擊,這邊的打下去了,那邊的又上來了。趁我們換彈夾的空隙,敵人就撲上來不少,雙方就像拉鋸般展開了反反復復的陣地爭奪戰。
我連突擊排連續沖了3次才把整個陣地占領。隨即3個排都上了陣地,火力得以全部展開,四面一齊開火,徹底把敵人給壓了下去,穩固了陣地……
10月31日晚,7連戰士在597.9高地表面陣地上苦戰近24小時后,只剩下最后8個人,“一個蘋果的故事”就發生在這8人之間。
“老爸曾和我們說,上甘嶺上缺糧缺水,戰士們在坑道兩邊的土里哈氣,然后用嘴唇舔那一點濕氣。步話機話務員急得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為的是打出血,用來滋潤喉嚨,以保證能夠與上級聯系?!睆垚勖裾f,“每當吃飯的時候,面對著香噴噴的米飯,老爸都會淚流滿面:我的那些犧牲的戰友們哪吃過這么好的米飯呀?!”
在上甘嶺戰役,7連榮立集體一等功,張計發被授予個人一等功,軍黨委授予7連“攻得勇猛,守得頑強”光榮稱號,授予張計發“軍政雙全的好連長”榮譽稱號,并在全軍通報表揚。
三
“老爸是個樂觀開朗、懂感恩的人,生前他逢人就說,‘我改名字了,我現在叫‘張有?!业乃膫€女兒也都改了名字,分別叫張愛黨、張愛國、張愛民、張愛東?!瘎e人問為什么要改名字呢?他總會笑著說:‘戰爭和動亂令人恐慌,而一個人生活在和平的環境里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所以我改名叫‘張有?!|h培養了我,把孩子們的名字也改了,是希望后人們能永遠記住黨的恩情!’”張愛民說。
“我對張老印象最深的有三點:一是頑強的意志。50多年來,他一直在和病魔頑強作斗爭,從不抱怨,樂觀面對每一天。二是給社會帶來正能量。多年來,老英雄一直在播撒革命種子,讓學生和各行各業的人們了解那段歷史,珍視和平,熱愛生活。三是艱苦樸素的精神。在老英雄的家里,很多家具是用了幾十年的,很少添置新家具,平時生活也都非常儉樸?!?范慧說。
老英雄的小女兒拿著自己歷時10年撰寫的《張計發回憶錄》告訴記者:“老爸生前常常說‘只要身體還能挺得住,我就要把傳統教育做下去,要讓子孫后代永遠不忘歷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熱愛祖國,報效祖國。只有這樣,我才能報答黨對我的培養、教育和關心,才能對得起我死去的戰友們!’這也是我作為非專業作家,歷時10年撰寫此書的動力?!?/p>
“那時候來找老爸作報告的人有很多,我們考慮到他的身體不想讓他去,最起碼不要都去,可他偏偏一場不落。有時候,他忍著病痛的折磨作報告,不要報酬,只講他戰友的故事?!睆垚勖裾f。
范慧說:“老首長作的報告很有感染力,可以說,只要是信陽市長大的孩子沒有不知道張連長的。有的一家兩代都是聽老首長講的故事長大的?!?/p>
信陽市科學技術信息中心主任柴玥就是聽著張計發老英雄講的故事長大的。她聲音低沉地告訴記者:“今早得知老英雄去世的消息,我悲痛不已,感到十分惋惜和不舍!我一直感到很自豪,因為小學課本里《一個蘋果》的作者、上甘嶺老英雄就在我的身邊,而且還是我的校外輔導員。老英雄的精神將在我的心中永駐,他一直活在我們身邊。”
看著《張計發回憶錄》封面上張老的照片,記者仿佛看到了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勇士,他英姿颯爽,帶領著戰士們端著沖鋒槍,冒著槍林彈雨向著敵人沖去……
老英雄,一路走好!你的精神將永垂不朽!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