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巧妙融入鐮刀錘頭元素,風格與周邊建筑基調協調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位于廣州市越秀區恤孤院路3號,于2006年7月對公眾開放,由中共三大會址遺址廣場、中共中央機關舊址——春園、中共三大歷史陳列館組成。2013年3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黎淑瑩介紹,改擴建后,中共三大歷史陳列館占地面積為668.42平方米,建筑面積為2305平方米,規模比之前擴大了兩倍,能夠詳實完整、鮮明生動展示中共三大波瀾壯闊的輝煌歷史。同時,接待參觀服務能力可達到70萬人次/年。陳列館的改擴建設計巧妙融入黨徽鐮刀和錘頭元素,以抽象元素與建筑體量的巧妙組合,構成突出的建筑語言;而榫卯結構的交織形式,表達了榫卯共握、工農同心的設計理念。
黎淑瑩說,根據《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規劃》,街區內建筑高度需要控制在12米以下,在體量、色彩、材質等方面應與街區歷史風貌相協調,不得改變街區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所以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設計時,在立面材料上采用了大量紅磚壘砌的方式,與周邊新河浦建筑的基調協調一致的同時,也寓意在中共三大召開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一切力量,萬眾一心。
黎淑瑩還介紹,為了讓地上展陳面積盡可能擴大,此次項目設置地下兩層用于設備房、消防水池、文物庫、電房,為此,擴建部分基坑面積430平方米,深度達11米,周邊環境十分復雜,四周既有歷史建筑,也有居民樓,西側緊貼舊陳列館、二者凈距僅2米,南側基坑離周邊居民房屋最近距離僅3米,對基坑變形控制要求嚴格。經過多次專家論證討論及研究,最終確定基坑采用旋挖咬合支護樁支護方式+長短臂挖掘機土方開挖方式,僅僅用時70天完成基坑支護階段施工和土方開挖。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完成升級改造
使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成為黨史學習教育重要陣地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設有“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歷史陳列”,全面展示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廣州召開的中共三大。大會確定國民革命為黨的中心工作,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促成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建立,揭開轟轟烈烈大革命的序幕。
紀念館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全國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廣東省、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廣州市黨員教育基地等。這里每年緊扣時政和重大歷史事件,開展形式多樣的展覽和社會教育活動,成為廣州熱度最高、影響最大的紅色史跡點之一。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黨支部書記、館長朱海仁表示,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擁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是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完成改擴建,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為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提供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的服務。在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時,以實際行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和“四史”宣傳教育扎實深入開展,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功能,使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成為黨史學習教育重要陣地。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