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年畫是中國特有的民間美術形式,春節(jié)貼年畫是我國古老的習俗,歷史已逾千年,它表達了人們慶豐收、過新年的喜悅之情,也寄寓著人們祈盼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天津楊柳青年畫、蘇州桃花塢年畫、山東楊家埠年畫、四川綿竹年畫被譽為中國“四大年畫”。
山東年畫大體可分兩個系統(tǒng),在膠東地區(qū)以濰縣(今濰坊市)為代表,西部地區(qū)以聊城縣著名。濰縣年畫影響最大,以楊家埠村為其發(fā)源地,始于明代中后期,乾隆至咸豐年間生產規(guī)模逐步擴大,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濰縣年畫受到楊柳青年畫和桃花塢年畫的影響,既有北方的質樸明快,又兼具南方的雅致柔麗,印制上主要是木版套色,只在大型人物面部稍作烘臉點胭加工。濰縣年畫線條粗放,造型簡潔,色彩多用桃紅及綠,兼施金色,有些年畫主要部分還涂上明油,造成色彩強烈、鮮艷奪目的效果。
蘇州桃花塢年畫:
蘇州是歷史上工藝美術特別發(fā)達的地區(qū),聚集了眾多的士大夫文人畫家,也有著大量的優(yōu)秀職業(yè)畫家和畫工。蘇州明代時也是版刻中心,畫工和雕工相結合,出現了精美的桃花塢年畫。桃花塢年畫盛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為南方年畫代表。桃花塢年畫繼承了明代金陵(今南京)和徽派版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有彩色套印,也有印繪結合的。桃花塢年畫繪刻都很精麗,畫面精致、秀美、和諧,顏色多用粉紅、粉綠,鮮明中含有雅致。后期受西畫影響較大,人物造型和色彩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曾流行過時裝美女圖和時事新聞圖。
天津楊柳青年畫:
天津楊柳青年畫創(chuàng)始于明代萬歷年間,盛于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為北方年畫代表。楊柳青因盛產楊柳而得名,該地交通方便,經濟發(fā)達,人稱北方的小“蘇杭”。“家家都會點染,戶戶全善丹青”,道出了楊柳青年畫的盛況。楊柳青年畫受到北方版畫和院體畫影響,精工細膩,有畫、刻、印、描、開臉等多種工序。楊柳青年畫題材范圍極廣,包括風俗、歷史故事、戲曲人物、娃娃、美人、花卉、山水及神話等,其特點是構圖飽滿,以紅、黃、藍、綠四色套印后,再加以手工開臉染衣,即藝人們在人物的頭臉衣飾等重要部位敷粉施金,融版印的遒勁與工筆重彩的典雅于一體,別具風貌。
四川綿竹年畫:
四川年畫的生產,分布在川西北的綿竹、川東的梁平、川南的夾江等地,風格各有不同,以綿竹年畫最為著名,綿竹成為我國西南年畫的中心。綿竹年畫約起于明末清初,分“紅貨”“黑貨”兩大類。“紅貨”是在刻印墨線基礎上全部手工彩繪描線,因此刻繪兼重,設色鮮艷,用筆活潑,生動傳神。“黑貨”為朱、墨拓印之屏條,內容有名人字畫、吉祥神像及耕織圖等,風格沉拙古樸。綿竹年畫題材以門神、門童形式最富有變化,在制作上以畫工勾染為主,只用墨線印出畫樣后即以手工描繪,這與蘇州桃花塢全以色版套印完全相反,綿竹年畫還用捺印法,即在添補金色團花時,將花樣刻成圖章形狀,捺在畫面上,形成粗獷稚拙的效果,具有強烈的民間鄉(xiāng)土氣息。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jié)時張貼,故名。作家肖復興曾回憶道,舊時的春聯有很多講究,它不能像現在一樣是印刷品,必須要用毛筆和墨來寫。“寫春聯者,有端坐在正經店鋪里的,多數是私塾的老先生或者落魄文人,也有人在當街擺個攤兒。”
寫春聯的用紙,除寺廟用黃紙之外,其余都是用紅紙。舊時紅紙又分順紅、梅紅、木紅、朱箋、萬年紅等類,如同穿衣的布料一樣,買者不同,用紙也不一樣。如今雖然不如舊時講究多,但過年的喜慶氣氛卻沒有減淡。2019己亥年即將到來,新春的春聯您準備好了嗎?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書法大家的集字春聯,以供欣賞。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