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柴達木盆地南臨 三江源 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生態功能區,北靠祁連山水源涵養重要生態功能區,東接青海湖水源涵養功能區,是中國西部生態功能區的重要鏈接區域。近年來,柴達木盆地湖泊面積增大,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量快速增加,柴達木盆地經濟發展也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6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在 柴達木盆地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 咨詢項目調研座談會上作上述表示。
圖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孫鴻烈在調研座談會上致辭。柴達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上一個巨型封閉性山間斷陷盆地,面積約為24萬平方公里。柴達木不僅是鹽的世界,盆地周緣還有豐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種金屬礦產,有 中國聚寶盆 之稱。
據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戴爾阜介紹,過去40年,柴達木盆地農業用地面積持續增大,從635平方公里增加至886平方公里,柴達木盆地高原生態種植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在生態方面,柴達木盆地內草地面積占31%,過去40年,林地和草地所占面積相對來說呈下降趨勢。在農業方面,枸杞用水量最大,達到1.7億立方米,占整個農作物用水的54%,其次是青稞、小麥和藜麥,從整個農牧業灌溉用水量來說,柴達木盆地內耕地畝均灌溉用水遠高于中國平均水平。而在城鄉方面,城鄉總用水量較低,可以滿足城鄉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但在未來氣候變化和資源開發的影響下,柴達木盆地水資源短缺將變得更為嚴重。
柴達木盆地年降水量較少,但蒸發量很大,屬于典型的荒漠地帶,盆地內的水主要靠冰川融化而來,這些水資源對于該地區的農業灌溉、礦產開發和城鄉建設遠遠不夠。 孫鴻烈說。
圖為 柴達木盆地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 咨詢項目調研座談會現場。據了解,柴達木盆地水資源徑流年際變化大,年內相對集中,年際間最大來水與最小來水比值一般在2.0至4.0,豐枯變化比較大,同時,5至9月占全年徑流量的比重60%左右,不利于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資源性缺水與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并存。
本項目把水資源作為該地區社會經濟生態發展的重要要素,將了解柴達木盆地農業用水量和節約潛力,以此判斷,柴達木盆地水資源是否可以支撐該地區長期的可持續綠色發展,為今后該地區在節約水資源的情況下如何做到供需平衡提供科學依據。 孫鴻烈說。
這次中國知名院士專家,深入青海專題調研 柴達木盆地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 ,為青海發展問診把脈,是助力青海發展的難得機遇,希望各位院士專家通過調研咨詢,建言獻策,為推進柴達木盆地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助推青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楊逢春表示。
圖為青海省科技廳廳長莫重明在調研座談會上致辭。未來,我們將持續推動 柴達木盆地水循環過程高效利用與生態保護技術研究與示范 重大科技專項,力爭在柴達木盆地水循環規律與水資源精細評價、鹽湖開發水資源保障技術等方面取得成效。同時,加強柴達木盆地流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及水資源高效節約利用技術研究,支持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建設,為柴達木盆地綠色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青海省科技廳廳長莫重明說。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