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烈日戰高溫的“雙搶”正在進行,趁著晴好天氣,農戶們紛紛開始搶收成熟的水稻,一片片稻田隨風翻起金色的波浪,一臺臺收割機奔跑在金色的田野里,奏響了
鄉村振興的“豐收曲”。7月20日,記者從市農業
農村局了解到,今年早稻收割接近完成,雙季晚稻播栽任務過半。據悉,今年我市完成早稻播種面積172.27萬畝,預計畝均產量400公斤,取得了播種面積穩定增長、單產增幅明顯、總產量有望再創新高的可喜成績。“今年糧食
價格每100公斤比去年漲了20元,畝產也比去年好,本來還擔心受天氣影響會減產減收,現在可不愁咯!”在大通湖區金盆鎮劉衛農機合作社千畝糧食種植基地,望著基本收割完畢的稻田,種糧大戶劉衛黝黑的臉上滿是笑意。劉衛介紹,上半年陰雨天氣較多,對早稻生長有一定影響,但在區、鎮兩級農技人員的指導下,合作社通過綠肥種植、秸稈還田、科學配方施肥、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等辦法,加強田間管護,糧食產量超過了預期。
為認真落實糧食生產“黨政同責”要求,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今年年初,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糧食生產工作,明確把糧食生產作為全年“三農”工作“要害中的要害”來抓。在市委
農村工作會議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明確提出“兩穩一創”(穩面積、穩產量,創品牌)目標要求。為確保目標任務完成,市政府出臺了《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工作方案》,市委
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于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成立了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專項督查組,組建了工作專班,并派出8個糧食生產督導組分赴縣(區、市)定期開展春耕生產督導指導。
為壓實工作責任,我市及時下發《關于下達2021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的通知》,將糧食生產任務分解到縣、鄉、村、組,并建立健全到農戶、到丘塊的面積臺賬。各縣(區、市)均出臺了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意見,建立了糧食生產“四包一”(縣包鄉、鄉包村、村包組、組包戶)責任制,共落實片區負責人631人。同時,將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創建工作列入全年糧食生產工作的主要內容,全市共落實萬畝示范片14個,每個
鄉鎮落實一個以上千畝示范片。
作為農業生產的職能部門,市農業
農村局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及早謀劃部署,推動全市種植指導到田頭、田間管理到地頭、技術服務到心頭、壓實責任到人頭,層層分解糧食生產任務,推動面積落實到縣到村到田。組織各級技術力量,圍繞早稻生產持續開展技術巡回指導服務,全力以赴做好防災減災。截至7月19日,我市已收割早稻138.94萬畝,占播種面積的80.7%;已播栽雙季晚稻105.66萬畝,占計劃播種面積的61%,“雙搶”進度略快于去年。今年早稻的結實率高于往年,預計畝均產量400公斤,同比增加25公斤以上。
夏糧豐收,全年主動。我市早稻豐收打響糧食豐產第一仗,為全年糧食增產夯實了基礎。市農業
農村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抓好抓實糧食生產各項工作,確保全年糧食和農業豐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