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競技體育講究拼搏、奮斗、堅持,汕頭籍運動員謝思埸在東京奧運會上勇奪雙金。賽場上,除了精湛的技術動作,謝思埸腳踝上厚厚的繃帶同樣為人所矚目。2014年備戰青奧會時,他的腳踝意外骨折,手術時醫生在他腳里打入兩根鋼釘和一根鉚釘。他帶著傷痛作戰,拼下奧運兩金,躋身全滿貫選手之列。沒有特別能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本期的《我眼中的“雙金王”》,記者走進金砂小學,聽聽當年小學班主任楊紅老師分享謝思埸從小吃苦磨練毅力的故事。
2002年,6歲的謝思埸入讀金砂小學。楊紅是當時謝思埸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在她印象中,這個孩子很懂事,學習認真,是大家公認的“乖孩子”。由于金砂小學一直重視體育教學,身體條件較好的學生會被選中參加體操隊,謝思埸也很快加入了練習體操的行列。楊老師告訴記者,體操和跳水的基礎訓練有不少共同點,重點是針對小朋友的身體條件,發展柔韌、上肢力量、腰腹力量、腿部力量等,學校承擔著啟蒙訓練的任務,為培養和選拔人才打好基礎。因此,學校的體操隊訓練并不輕松,每天放學后都要進行嚴格訓練,吃苦頭是必不可少的。學校挑選出來的好苗子,也是市體校教練重點關注的對象。當市體校跳水隊教練前來挑選人才時,柔韌性出色的謝思埸被教練一眼相中,從此開啟了跳水生涯。
“那么小的年紀,一邊要練跳水,一邊還要上課,其實是蠻辛苦的。”楊老師說,謝思埸和被選中的同學進入跳水隊后,每天早上5時多就要進行“早訓”,7時30分要趕回學校上課,下午經常要訓練。為了照顧參加跳水隊的小運動員,學校專門將最重要的文化課程安排在上午時間段。由于睡眠不足,謝思埸偶爾會在課堂上打瞌睡,但她發現后都不忍批評,每次都輕聲將他叫醒,擔心他把文化課落下,課余她也經常詢問謝思埸學業上有什么困難,及時為他答疑解惑。令人欣慰的是謝思埸從小肯吃苦,面對訓練與學習的雙重壓力,謝思埸并沒有產生厭訓、厭學的情緒,老師、家長的陪伴和鼓勵,讓這個懂事的乖孩子堅持訓練、學習,在打基礎的階段開了一個好頭。
“后來他參加專業訓練,輸送到省隊、國家隊,一路也經歷傷痛、挫折,但他的毅力和勇氣支撐著他實現了大滿貫”楊老師表示,謝思埸因傷病錯過里約奧運會,甚至是兩度腳踝骨折被醫生勸導需要告別運動生涯,而他沒有放棄,吃盡苦頭,用了9年的時間,用等待與忍耐,刻苦拼搏,拿下跳水男子雙人和單人的三米板項目兩枚金牌,成為奧運會“雙金王”。“梅花香自苦寒來。”楊老師表示,真正的強者是不懼苦難,謝思埸在吃苦中磨練毅力,鍛造永不服輸、永不放棄的精神品質,值得新時代年輕人學習,期待謝思埸在接下來的全運會中再創佳績。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