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凌晨3時許,沛縣龍固鎮姚樓居委會養魚基地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基地負責人劉本志和工人們抬起一大筐新上岸的魚兒,從
山東、
河南、
安徽等地趕來的魚販們呼啦一下圍上來分搶筐里的大花鰱、草混子,大家個個樂得像孩子。
“最近幾年,到基地買新鮮魚的客商特別多,鯽魚、鰱魚挺走俏,這里養的魚品質好,
價格也便宜,十分受歡迎。”劉本志說,這主要得益于引進了一種好的生態養殖模式,就是利用水草來調節魚的生長環境。這種模式能使魚蝦長得個大,品質還有很大提升,是深受歡迎的純天然無公害食品。“針對域內2萬余畝采煤塌陷地,我們致力于發展高效漁業,統一規劃、挖塘抬田、綜合開發,建設省級水產高效示范園。建成了服務化、集約化、標準化的高效水產養殖基地,配套路、渠、電等設施,增加旅游元素,完成綠化、休閑垂釣、農家樂等配套建設,增加了農民收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龍固鎮宣傳統戰委員徐思春說。
龍固鎮位于
江蘇最北部,北依昭陽湖,大沙河、姚樓河縱貫南北,擁有采煤塌陷地和湖灘低洼地2萬畝,豐富的水資源為漁業健康養殖提供了最有利條件。近年來,龍固鎮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打造沿湖萬畝塌陷地生態修復特色水產示范園、鎮西工廠化漁業園、稻藕蝦混作產業園,漁業健康養殖面積達到1.6萬畝,水產品總產量1.6萬噸,漁業健康養殖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據介紹,2021年龍固鎮實施生態修復三期工程,建設標準魚塘1000畝,成立漁業專業合作社25個,52家家庭農場全部參與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家庭農場創建。依托沛縣水產管理部門,健全了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全鎮所有養殖水域、水產品市場、飼料和獸藥全部納入監控范圍。80%的養殖場、戶安置了疾病防控和質量檢測為一體的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統。
龍固鎮黨委書記閻壘武說,龍固鎮黨委和政府將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提升水產品質量和效益,突出依法依規管理,大力提升養殖標準化水平,加強養殖生產日常管理,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水產品生產安全,助力“水鄉龍固”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