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令人遺憾的是,這筆號稱是為了“迎接全球挑戰”的額外的錢,并不是用于應對疫情,而是用于購買更多的戰機和軍艦。
而不久前,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表的《2020年世界年度軍費報告》顯示,美國以7780億美元穩居軍費榜首,在2020年GDP縮水3.5%的情況下,比2019年增長了4.4%。
與之對照的是,美軍擁有全球最多的海外軍事基地和軍用生物實驗室,這些神秘機構在新冠疫情暴發和傳播上所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引發關注。
那么,由美國軍方、軍工企業以及政客之間構成的利益“鐵三角”,又隱藏了哪些秘密?
兩年前的2019年5月,美國生態健康聯盟主席彼得·達薩克在接受《本周病毒學》播客采訪時,提到了與其合作的美國“冠狀病毒之父”巴里克。
美國生態健康聯盟主席彼得·達薩克:我們和北卡羅萊納大學的拉爾夫?巴里克合作做這項工作,在實驗室里(把蛋白)插入另一種病毒的主干,所以只要找到病毒基因序列就能做更多想做的事。
生態健康聯盟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的非政府組織。
但英國《每日郵報》發現,這家NGO在獲得資金方面,與美國軍方有緊密聯系。
據報道,從2017年到2020年,生態健康聯盟從美國政府共獲得約1.23億美元的資助,其中最大的金主是美國國防部。
報道稱,自2013年以來,國防部向生態健康聯盟注資約390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資助來國防部下屬的“國防威脅降低局”(DTRA)。該軍事機構的任務是“應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網絡威脅”。
《每日郵報》在報道中提到這樣一個細節,雖然生態健康聯盟的最大金主是美國國防部,可耐人尋味的是,在其官方網站上,只在“隱私政策”一欄中很低調地提到了美國國防部。
《每日郵報》注意到,該聯盟的政策顧問名叫大衛·弗朗茨,此人正是德特里克堡生化實驗室的前指揮官。
2002年,美國《新聞周刊》曾披露,20世紀80年代,美國曾向伊拉克秘密傳授生物武器技術。伊拉克反駁說,伊拉克早在1991年就加入了《生物武器公約》,并在同一年取消了研制生物武器計劃。一直研發生物武器的是美國。
盡管如此,美國仍然發動了伊拉克戰爭。
到了2004年,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承認,所謂伊拉克有“移動生物武器試驗室”的說法,是一名“叛逃者”編造的“假情報”。
而配合美國進行“栽贓陷害”的操作者之一,就是弗朗茨。
他當時是聯合國派駐伊拉克的“生物武器核查小組”的首席巡查員,對伊拉克所謂“生物武器”進行長期監控。
而如今,英國《每日郵報》的注意到,有軍方背景、由前德特里克堡生化專家做顧問的“生態健康聯盟”,所資助的“病毒研究”項目存在爭議。
2009年,“美國生態健康聯盟”曾聯合一些機構,開啟了一項名為“PREDICT”的項目,任務是“在包括冠狀病毒在內的新病毒傳播給人類前,識別它們。”
而該項目的其他資助方還包括美國國際開發署和私人公司metabiota。
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被看作是美國推行對外政策的“胡蘿卜”,曾經資助過所謂“抵制新疆棉”的幕后推手“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
而metabiota則和美國軍方有緊密合作。
2018年9月,保加利亞中東調查記者蓋坦芝耶娃披露,2014年2月,metabiota曾獲得美國國防部“國防威脅降低局”一筆價值2387萬美元的合同,為格魯吉亞和烏克蘭提供科學和技術咨詢服務。
而2011年,美國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近郊設立的生物實驗室“盧加爾公共衛生研究中心”的剪彩儀式上,就出現了奧巴馬政府時期負責生化防御項目的國防部助理部長安德魯·韋伯的身影。
而2016年,安德魯·韋伯曾擔任metabiota公司“全球伙伴關系負責人”。
盡管2020年5月,韋伯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曾表示,美軍撒播病毒“沒有動機”。
但此前的2018年10月,俄羅斯輻射、化學和生物防護部隊司令基里洛夫指出,美國“似乎在格魯吉亞秘密運行生物武器實驗室”,違反了國際公約。
2018年9月,格魯吉亞國家安全局前局長吉奧爾加澤披露的文件顯示,2015至2016年間,盧加爾研究中心曾“把志愿者當作實驗室豚鼠”,用來測試一種新的致命毒素,致73名參加受試志愿者死亡。
軍方出資支持病毒研究,這在美國并不稀奇。
2018年10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一個名為“昆蟲聯盟”的項目引發科學家的擔憂。
通過“昆蟲聯盟”項目,昆蟲大軍會被人為感染,專門為指定作物設計的人造病毒,昆蟲把這些病毒傳給植物后,將增強作物抵御災害的能力。
然而,對于如何控制這些昆蟲的飛行路徑,以確保它們只感染指定目標,目前并沒有明確說明。
德國遺傳學家蓋伊·里夫斯在《科學》雜志撰文稱:“這到底是農業研究,還是一種新的生物武器系統?”
他進一步指出,這一項目可能是為敵對目的開發生物制劑及其運載工具而做的,如果情況屬實,將違反《生物武器公約》。
“昆蟲聯盟”項目之所以遭到質疑,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背后的資助者,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簡稱DARPA。
DARPA成立于1958年,正值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之后。可以說,DARPA成立的初衷及宗旨,就是為了防止敵人或對手在軍事高新技術領域形成相對于美國的優勢,同時創造美國領先于敵人或對手的軍事技術優勢。
DARPA還被稱為五角大樓的“大腦”,不過它不從事具體研究工作,而更像是一個風險投資機構,專門投資和管理一些“高風險、高收益、前瞻性”的科學研究。
前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局長 沃克:DARPA就像國防部內部的發動機,挑戰我們的軍事部門,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對于受到爭議的“昆蟲聯盟”項目,DARPA在其官網發布的項目介紹稱,目前這一項目的所有研究都在封閉實驗室、溫室或其它設施內進行。不過,它特別強調一點,那就是將不公開項目資金信息。
如今,生物恐怖主義是美國政府最優先考慮的事項。
2020年3月18日,美國《紐約客》雜志發表評論文章,質疑美國是否擁有太多生物實驗室。
文章稱,2002年6月,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簽署了一項法案,引入一系列新規定,將危險微生物視為武器。
2001年至2006年,美國政府共支出約360億美元,用于擴大其生物防御能力。
作為這一系列改革的一部分,紐約州的梅島動物疾病中心被從農業部劃歸到國土安全部管理。
今年5月28日,拜登政府向美國國會提交了2022財年聯邦政府預算要求詳目,其中國防部預算總額為7150億,比2020年預算7040億預算高11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國防部預算中,研發預算達112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在美國《空軍雜志》看來,出臺這份注重研發的預算,就是為了“對抗中國”。
2021年8月9日,釜山地方法院官網信息顯示,由韓國大韓消防安全教育文化協會起訴美軍德特里克堡生物實驗室及駐韓美軍司令保羅·拉卡梅拉的案件已經被受理。
韓國大韓消防安全教育文化協會負責人表示,駐韓美軍分別于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和2019年1月,非法向韓國境內運送肉毒桿菌毒素、葡萄球菌類毒素、蓖麻毒蛋白等劇毒和有害物質,并用這些物質在位于群山、釜山等地的美軍基地進行生化實驗。
駐韓美軍進行生化實驗的消息曝光于2020年3月30日,韓國《統一新聞》發表文章稱,駐韓美軍在韓國設立了4所炭疽桿菌生化武器實驗室。
消息一出,立即引發韓國民眾的抗議。
2015年5月22日,美國猶他州一軍事實驗所向韓國烏山空軍基地寄來一批仍具有活性的炭疽桿菌樣本。
美軍聲稱向韓國運送“炭疽”是“誤送”。
美軍代號為“朱庇特”的秘密生化武器研究計劃隨即被曝光。
駐韓美軍聲稱烏山空軍基地訓練實驗室的炭疽菌標本是為了訓練實驗人員,應對“朝鮮可能發動的攻擊”,這一項目被命名為“朱庇特計劃”。
時任韓國國防部政策規劃局局長 張京蘇:(調查)也證實,從2009年至2014年間,美軍向韓國運送炭疽桿菌達15次,用來進行設備檢測和人員培訓。
韓媒披露,駐韓美軍目前在韓國首爾、釜山、京畿道烏山和全羅北道群山等4處基地都建有研究炭疽桿菌等生化武器的實驗室。
2019年12月,韓國國防部和駐韓美軍司令部宣布將在釜山港第八碼頭美軍基地內運營“朱庇特”的后續計劃,代號“半人馬”,“半人馬”計劃的目標是識別生化武器威脅。
目前,美國在包括中東地區在內的2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生物實驗室。2012年6月,中東呼吸綜合征在沙特被首次發現,而美國在沙特和韓國都有軍事基地和人員流動。
韓國媒體《民眾之聲》為此刊文表示,2015年,正值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在韓國肆虐之際,美軍運送的細菌標本比MERS疫情,給國民帶來更嚴重的生化武器威脅。
2020年2月,韓國“新天地”大邱教會曾出現群體感染。而該教會所在地距離美軍駐大邱軍事基地之一“沃克營”僅1.6公里。一名住在基地的61歲駐韓美軍家屬確認感染,并曾在沃克營附近的小賣部購物。但駐韓美軍司令艾布拉姆斯中將表示:“美軍感染人數為0人”。
美軍基地是否如實報告了感染人數,仍引起韓國當地媒體的懷疑。
2021年7月12日,“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與美國海軍“里根”號航母和“硫磺島”號兩棲攻擊艦在亞丁灣進行聯合演習。
就在演習開始兩天后,7月14日,英國媒體報道稱,一名英國皇家海軍發言人證實,“伊麗莎白女王”號出現了新冠疫情,大約有100名士兵被感染。與該航母隨行的其他幾艘軍艦也受到了影響。
這不由讓人想起去年美國“羅斯福”號航母暴發的疫情。
2020年3月31日,《舊金山紀事報》報道,他們獲得了美國“羅斯福”號艦長克羅澤爾上校在30日寫給上級的“求援信”,標題是《請求獲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援助》。
克羅澤爾在信中描述了航母上的疫情,稱情況正“快速惡化”,請求海軍高層盡快允許全體艦員下船并采取隔離措施。
信件被公之于眾后,4月1日,美國軍方宣布準備在幾天內將“羅斯福”號上的2700人轉移上岸。4月2日,克羅澤爾因“判斷失誤”被解除航母指揮職務。
據路透社報道稱,克羅澤爾在離開航母登岸時,獲得了艦上官兵英雄式的鼓掌送別。
美國《新聞周刊》注意到,五角大樓曾下達命令,要求不得公開軍隊內部疫情的最新細節。從海軍士兵配偶到最高指揮官,都被告知要閉嘴。
在外界看來,缺乏系統完善的防疫機制,讓海上的美國艦船成為疫情暴發和傳播大戶,而美國在世界各地的軍事基地,也成為全球疫情防控的極大隱患。
然而,疫情并沒有對背后掌控美國內外政策的龐然大物“軍工復合體”,造成實質性影響。
2021年6月,美國民主黨參議員桑德斯在《外交事務》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不要開啟另一場冷戰》的文章,其中指出:
美國的當權者敲響了“新冷戰”的戰鼓,把中國說成威脅,軍工復合體就有了加大國防預算的新借口。
軍工復合體,是指一國的軍方、軍火制造商、政治家、智庫等,因政治、經濟利益過于緊密而捆綁形成的利益集團。
軍工企業通過培養專業人才進入美國政府,以各種理由游說政府增加軍費開支,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影響美國政府的內外政策,唯一的目的就是擴大軍費開支,拿到軍事部門的訂單。
比如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期間,軍工復合體通過戰爭獲得的好處很明顯:從1949年到1990年,美國每年的軍費開支平均為2650億美元,而朝鮮戰爭期間和越南戰爭期間的年均軍費開支都高于這一數字,分別為3570億美元和2760億美元,這兩個時期的軍事支出在聯邦政府總的支出中的比例,分別達到了75%和45%。
美國反戰活動家 斯旺森:艾森豪威爾總統在任期中,曾鼓吹戰爭,但有一點他是非常正確的,我認為他不會預料到,他口中的軍工復合體會發展成今天這樣,我將其描述為銀行家(對軍火商)的年度資助。
而在艾森豪威爾發出警告60年后的今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亞當·圖澤直言,軍工復合體正是推動拜登政府外交政策變化的幕后主使。
據《政客》雜志披露,在拜登的競選過程中,一家2017年成立的咨詢公司WestExec提供了大筆助選資金。在該公司網站員工列表中的38人里,至少有21人捐了款,僅聯合創始人米歇爾·弗盧努瓦一人就籌集了超過10萬美元。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2020年8月以前,這家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名單上還有一人,他就是辭職來到拜登競選團隊中擔任外交政策顧問,后來出任美國國務卿的布林肯。
此外,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拉特納、總統新聞秘書普薩基等人,在進入政府前也都在WestExec擔任過高級顧問等職務。
在WestExec的官網首頁上高調地放了一張白宮地圖,白宮西翼辦公室West Wing,西行政大道West Executive Avenue,公司的名稱WestExec就取自兩者的結合,與白宮的聯系耐人尋味。
據美國廣播公司爆料,WestExec的主要業務就包括幫助軍工企業向五角大樓推銷軍工訂單。與普通的游說集團不同,WestExec運作的透明度很低,客戶名單也是保密的。
來自無黨派組織“政府監督項目(POGO)”的國家安全專家曼迪·史密斯伯格直言:這是一家出售影響力和關系的公司,公司高管利用他們在政府中擁有的專業知識和人脈,幫助客戶拓展私人商業利益。
如今,美國政府推行“溯源恐怖主義”,也暴露了軍工復合體唯利是圖的本質。
《華盛頓郵報》為此警告稱,美國外交這種“新常態”很可能“不祥地”導致冷戰復活。
巴西圣保羅州立大學教授皮雷斯認為,美國企圖將病毒溯源政治化,正是以科學之名,實霸權之實。
今年6月,美國前勞工部長羅伯特·海希在英國《衛報》發表文章,題為“美國的最大危險不在于中國,而在國內”。
如果進一步探尋美國推動“病毒溯源問題政治化”的幕后“大佬”,又隱約可見“軍工復合體”的影子。
然而,無論是“權力的游戲”還是“紙牌屋”都有玩不轉和倒塌的那一天。
而隱藏背后的“鐵三角”的秘密,也會被世人熟知并予以警惕。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