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以來,我市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聚焦邊境國門這個關鍵,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實行“八個強化”,堅決阻斷境外疫情輸入風險,織密織牢從國門到家門的安全網,筑牢邊境疫情防線。
強化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打擊“三非”違法犯罪。為進一步加強 “外防輸入”各項防控措施和“三非人員”打擊力度,我市設置了109個邊境一線執勤卡點,組建了6個巡邏隊、73支護村隊,設立了7個沿海執勤點、26個碼頭口岸執勤點,制定了抵邊、抵海村屯及近邊城鎮社區網格化管控工作方案,強化科技管邊應用,將熱成像預警系統、雷球系統、4G太陽能預警攝像頭、便道監控系統、無人機投入實戰,實現“情指行”一體化。東興市、港口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十個一律”嚴懲措施,嚴懲偷越國(邊)境違法犯罪行為。今年以來,累計查獲防疫重點人員共281批511人(中國籍非法入境44人,“三非”外國人467人)。
強化入境人員閉環管理,筑牢外防輸入防線。我市嚴格執行入境人員“三查三排一轉運”制度,完善邊境地區檢測、隔離、收治、轉運等措施,實現從境外到國門再到家門的全鏈條、閉環式管理。對所有入境人員嚴格實施“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次核酸檢測”,適當延長涉印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時間,增加核酸檢測次數,并妥善處理外籍船員應急事件。
強化集中隔離場所閉環管理,抓好疫情源頭管控。我市按照“應隔盡隔、一人一間、集中隔離”的要求,配備足夠的集中隔離觀察場所和物資用品,規范集中隔離場所的管理,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集中隔離場所工作人員閉環管理制度。據統計,全市可用作隔離酒店98家,可用房8007間,可容納隔離人員8007人。目前,共啟用隔離酒店12家、臨時“三非”人員隔離點4處。
強化進口冷鏈物品閉環管理,防范進口冷鏈食品輸入疫情風險。我市成立了進口凍品集中監管倉工作專班,設立3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對進入我市儲存、銷售、加工的進口凍品,做到核酸抽檢全檢測、外包裝全消殺、冷鏈食品全追溯“三全”管理,全面落實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十嚴格”規定、“三全”管理制度、“四個不得”的管理要求,進口冷鏈食品“四證”齊全上市銷售。加大打擊走私貨物違法行為力度,對冷凍冷藏肉品風險開展拉網式排查,嚴防境外疫情通過冷鏈食品貯藏、運輸、加工和銷售場所輸入風險。同時,推出共建“東盟冷鏈安全升級版”,強化進口貨物的全面檢測和消殺。在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里火邊民互市貿易點建成3個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我市成為
廣西區內首個在集中監管倉內設立
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地市,建成
廣西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在監管倉內設立的“獵鷹”
移動方艙核酸檢測實驗室。實驗室啟用以來,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消毒成本降幅超過20%,互市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消毒費用從950元柜降至750元柜,降幅21.05%,邊民互市冷鏈食品進口出現大幅增長。
強化基層社區防控,提高防控精準化精細化水平。我市嚴格社區網格化管理,落實社區管理措施,做實村屯網格最小單元管控,嚴格執行邊境社區村屯防范境外疫情輸入“十嚴格”“五個不漏”“五個早”等措施,在重要路口設卡、入村排查和機動聯合巡邏防范,廣泛發動群眾力量,落實護村隊晝夜值守,確保“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上報”。強化互市貿易區、點的管控,根據疫情防控新形勢進一步強化針對邊民互市的管理。據統計,全市建立網格化戰斗單元2883個、管控小區311個、管控村屯2878個。
強化邊境阻攔設施建設,升級邊境疫情防控措施。自疫情發生以來,邊境阻攔設施在防范境外疫情輸入中發揮了重要的隔離阻攔作用,但我市邊境仍有5.908公里地段尚未實現阻攔設施覆蓋。為進一步加快技防系統建設進度,提升邊境管控和情報預警水平,堵住非法出入境漏洞,我市加快推進邊境攔阻設施應急建設,預計于9月30日前完成在邊境一線“能建未建”地段5.908公里的攔阻設施建設任務,筑牢筑實“隔離墻”。
強化院感防控,筑牢疫情防線。我市加快公立綜合
醫院傳染病區建設或改造,東興公共衛生應急救治中心投入使用,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加快建設。加大
醫院感染防控工作,強化疫情常態化與正常診療下的院感防控工作。推進全市發熱門診規范化建設和管理,加快全面完成二級以上
醫療機構發熱門診、
鄉鎮衛生院哨點診室建設。完成5個發熱門診、33個發熱哨點改建,充分發揮發熱門診的哨點作用。科學安排疫情防控和救治力量,市、縣兩級組織二級及以上
醫療機構組建“五支隊伍”,加快形成平戰結合、高效協作、分級分層的傳染病救治網絡,提升邊境口岸城市
醫療衛生服務和應急處置能力。全力推進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加大核酸檢測人員培訓力度,提升檢測人員專業能力,推進城市檢測基地建設。目前,全市開展核酸檢測機構共14家,單日最大檢測核酸量約11793份。做好大規模核酸篩查準備,成立大規模核酸檢測調度工作專班,全市設置233個采樣點。
強化疫苗接種,構建全民免疫屏障。為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進度,我市加強疫苗接種工作的統籌協調,組織強有力的工作專班,細化新冠病毒疫苗大規模接種實施方案,積極組織動員,引導群眾積極接種。第一階段,我市在全區率先完成第一劑接種任務,其中東興市在
廣西第一個完成第一劑接種任務。港口區金海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防城區那良鎮中心衛生院新冠病毒疫苗臨時接種點、東興市人民
醫院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點、港口區新冠病毒疫苗大型臨時接種點等4個接種點榮獲自治區“群眾滿意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