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場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市第十次黨代會以來,我市緊緊圍繞主題主線,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持續鞏固和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五年來,我市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三連冠”;“安徽好人”當選率位居全省前列;志愿扶貧入選全國“志愿者扶貧50佳案例”……一串串鏗鏘有力的腳印,將文明城市創建不斷推向新高度。
不忘“初心” 高位推動同心同德
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推動城市轉型的“龍頭”工程,作為造福人民群眾的民心事業,作為促進各項工作的有力抓手,成立最高規格的創建組織領導體系和指揮體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市委副書記領銜文明委常務班子。
同時,結合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成立由市委常委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各職能部門參加的工作推進小組。市幾大班子領導調研必問創建工作,登門入戶訪民情,走街串巷查不足,實現工作在一線推動、問題在一線解決。
每年召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參加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動員會、部署會,大事要事及時會商,難點焦點領導包干。出臺《銅陵市進一步完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長效管理機制的實施意見》,規劃創建的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明確目標任務和責任單位,實行定領導、定部門、定任務、定進度“四定”責任制,確保各項工作目標量化到位、任務分解到位、責任落實到位。全市上下逐步構建起一把手一線指揮、分管領導具體督辦、黨政機關分頭把守、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城鄉居民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
圍繞“中心” 典型帶動出新出彩
從愛崗敬業的省級道德模范蘇保信,到一個公主抱溫暖無數人的徐旺和化身“蜘蛛俠”勇救嬰兒的陳應龍,再到災禍面前親情暖、甘付青春為家庭的好媳婦曹美……五年來,我市共涌現出25名“中國好人”、50名“安徽好人”、242名“銅陵好人”,4名省級道德模范、50人(組)市級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設的星空里,銅陵群星閃耀。
這些年,我市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市本級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巡回團,下設理論宣講、法律政策、文化藝術等9個服務分團、64個服務小組,分層設立縣區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鄉鎮服務支隊和村服務隊,切實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建成4個縣級中心、472個所(站)、25個特色基地,形成突出基層、覆蓋城鄉的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組織體系,登記在冊文明實踐志愿者2萬余人,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萬余場次,參與群眾達150萬人次。
“你好,非機動車請走非機動車道……”每一天,成千上萬志愿者的身影活躍在城市角角落落,“志愿紅”已成為銅陵一抹亮色。截至目前,全市建立志愿服務隊伍5000余支,志愿者注冊人數超過20萬人,累計當選月評十佳江淮志愿服務優秀典型75例,評定全省星級志愿服務廣場24個,榮獲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4例。圍繞全民志愿服務行動,我市重點在志愿者注冊登記、活動記錄、星級認定等方面建綱立制,實施了一系列激勵回饋措施。
順應“民心” 惠民行動有聲有色
我市各級各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牢牢樹立創建為民的理念,充分發揮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引領作用,在城市基礎設施、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小區生活環境、公共便民服務、社會文明風尚的傳播引領等方面下功夫、抓成效。同時,圍繞打造文明城市升級版,對標公民道德、公共環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務、公共文化、公共關系、公益活動等七大文明要素,大力實施“七大提升”行動,特別是聚焦創建“老大難”問題,重點實施農貿市場、寵物管理、餐飲行業油煙污染、小廣告、收儲土地環境衛生等專項整治,制定出臺《銅陵市城市綠化條例》《銅陵市住宅物業服務標準》,開展“增花添彩”綠化提升行動,推動城鄉綠化多彩化、藝術化、精細化。“七大提升”行動成效明顯,創建水平持續提升。去年9月1日,《銅陵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施行,為城市文明鐫刻下新的標尺。
為持續提升鄉風文明程度,我市出臺實施意見,重點實施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統籌推進踐行核心價值、完善村規民約等8項工作,大力整治紅白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之風,重點培育“鄉賢文化館”“家風家訓示范街”“喜慶堂”等示范點20余處。創新實施農村社區建設新模式,不斷加強村民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等組織建設。
堅守“匠心” 機制驅動聚焦聚力
“幸福感、獲得感”是文明創建的檢驗和落點。對市民來說,身邊的美好變化是幸福感的重要“源泉”。在這美好的背后,是一項項完善的規章制度。
五年來,我市不斷優化日常調度機制,建立市、縣(區)文明委常務班子調度機制,每月召開1次文明創建工作例會,每季度舉辦1場現場交流會,堅持一線指揮、一線巡查、一線解決,真正做到問題不過夜。健全市領導及市直部門社區(路段)聯系點制度,深入開展“三包兩保”創建督導,市領導、市直部門分別結對包保路段、社區,督查中發現的問題現場協調、跟蹤落實。
優化綜合考評機制,出臺了相關測評辦法和測評細則,建立完善一縣三區和13個市直創建職能部門“周考月評”工作機制,實行每周考核、每月排名、年度總評,排名情況在新聞媒體重要版面進行公示,健全責任追究和約談制度,真正將“軟任務”變成“硬指標”。
最美風景是文明。一路走來,每一個進步、每一次努力,都展示出古銅都的文明溫度、道德厚度和精神高度。如今,文明已經浸潤于每一位市民的日常行為中,鐫刻在城市精神的最深處。
記者手記
文明,是城市精神的內核。多年來,我市文明創建步伐一刻不停,堅持惠民、育民、便民、親民,通過不斷優化城市環境,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斷提高。
隨著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的不斷鞏固和深化,我市也因地制宜地開辟創建新陣地、探索發展新路子,許多創新做法升華了創建激情,讓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看得見、摸得著、接地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易,鞏固成果更難。站在新的起點上,更需要上下齊心,繼續保持創建的熱情不減、力度不降,樹立更高標桿,讓銅都處處吹拂文明之風。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