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防城區峒中鎮尚義村黨支部再次組織村中黨員,與駐守在這里的尖峰嶺國防哨所民兵一道,行走在蜿蜒崎嶇的邊境線上,開啟巡邊護碑行動。
尚義村與越南山水相連,村轄區邊境線長7公里。多年來,尚義村黨支部根據邊境村實際,把發展生產與民族團結、興邊富民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有效促進邊疆安寧、邊民富裕。
加強邊境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關乎邊疆繁榮穩定的重要工作。
防城港市的陸地邊境線上,分布2個邊境縣區、5個邊境
鄉鎮、90個邊境村(社區)、177個基層黨組織、7900多名黨員。該市堅持發揮黨建在邊境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創新實施“百里百村紅邊”黨建工程,推動邊境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提質升級,有力助推興邊富民、強邊固防。
示范引領推動要素聚集
9月16日,記者進到“全國
鄉村治理示范村”東興市竹山村,只見各家屋檐上的國旗正迎風飄揚,為村子增添了一道亮麗風景。
這是位于我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的村莊。近年來,竹山村整合紅色旅游資源,打造了一條集海洋觀光、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等于一體的邊海旅游路線。同時,培養一支黨員為主導的本土專業講解員、扶持一批黨員領辦的農家樂,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150萬元。
竹山村是
防城港市推進“百里百村紅邊”黨建工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市緊扣邊境地區實際和特點,通過“一村一策”謀劃推動,將邊境沿線打造成為黨建要素聚集、黨建工作過硬的示范帶。
為了推動邊境基層黨組織提質升級,樹立基層組織“新標桿”,該市創新開展
鄉鎮黨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在5個邊境
鄉鎮黨委推行“星級化”管理和
鄉鎮機關、站所黨員“積分化”管理,出臺邊境基層黨建基礎達標提升措施等,邊境各級黨組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等20多項國家級榮譽。
同時,在邊境地區建立由
鄉鎮黨委牽頭的
鄉鎮“大黨委”,讓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駐轄區單位、兩新組織等加入,共同研究解決轄區邊境黨建突出問題。目前,163個抵邊自然屯全部組建屯級黨組織,在大陸海岸線與陸地邊界線交匯點上的村成立“海上守碑護邊黨支部”,形成邊海“紅色堡壘群”。
“頭雁”領航 激活內生動力
9月18日,陳偉臣帶著村兩委干部及部分村民,再次到村里的農田查看該村海紅米長勢情況,并向村民們傳授護理技術。稻田里,150多畝海紅米長勢喜人,綠意盎然。
陳偉臣是
防城港市防城區茅嶺鎮崠軍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崠軍村位于茅尾海畔,村里的土地大多是鹽堿地,不適合傳統作物種植。這幾年,陳偉臣等村兩委干部帶領村民攻克技術難題,在撂荒的鹽堿地試種海水稻成功,使荒地成了豐收的沃土。通過海水稻種植,該村村級集體經濟年均收入超20萬元。今年,村里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并在稻田里養魚,把海水稻種植基地建成立體種養示范基地,讓這片鹽堿地效益實現最大化,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
防城港市在推進邊境基層黨組織建設中,以開展“頭雁領航”行動為抓手,嚴把邊境
鄉鎮黨政正職、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人選的政治關、能力關、廉潔關,著力打造一支政治能力強、綜合素質強的基層骨干力量,鍛造邊關一線“主心骨”,激活邊境基層組織內生動力。
同時,建立機關企事業單位與邊境村結對幫扶機制,推動機關、學校、
醫院、企業、社會團體等與邊境村黨組織“結對子”,選派200多名優秀機關年輕干部到邊境村掛任職,并在所有邊境
鄉鎮成立青年人才服務中心及青年人才黨支部,把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致富能手等6類青年納入
鄉鎮“
農村青年人才庫”。目前,5個邊境
鄉鎮累計吸納青年人才820人,通過實施“邊境人才引進培養計劃”“能人治村培養計劃”引進邊境急需人才2830名。
品牌創建匯聚發展合力
邊民富,邊防才能固。在提升邊境基層黨建過程中,
防城港市整合組織優勢和資源,創新實施“聯建聯治聯產”黨建示范帶建設,引導基層黨建聯建、基層治理聯治、特色產業連片,實現脫貧攻堅與
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去年8月,防城區那良鎮里火村上下丁組成立了黨支部。在黨支部的帶領下,該組鞏固發展玉桂八角種植、邊民互市貿易,與落戶該村的九龍潭景區
公司建立了“村企互助鏈”產業發展模式,實現40多人就近就業。黨支部還與景區建立了共建共治共享、司法調處等機制,共同維護社會穩定。
防城港市還深化“黨旗領航+電子商務”“邊民互市貿易區商圈黨建共同體”等黨建品牌創建,利用國家給予的邊民優惠政策,組建以1個黨支部為領航,N個邊民互助組、每組成員20人以上,每組吸納1名以上困難群眾的“1+N20+1”互助團體,帶領邊境地區群眾以抱團的方式參與互市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