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快看,長江江豚!”11月2日下午3點多,長江北岸靖江牧城公園段水域,長江江豚調查團的一名成員站在船頭,興奮地指向船只左前方,調查團成員紛紛掏出手機拍下江豚戲水的珍貴畫面。
長江江豚調查團隊專家、鹽城師范學院濕地學院副院長汪正飛介紹,他們當天登船開展新一次的野外考察,約半個小時后,船只駛入江陰大橋至牧城公園段水域時,江豚的身影“如約”出現在了江濤中。
“每次出船野外考察,我們都在長江靖江段遇見江豚!”汪正飛激動不已,“這個江段,江豚的遇見率比較高,我們連續幾天都遇見了,其中種群數數量最多的有5頭以上。”
目前,長江江豚調查團隊開展了11船次的野外考察,調查水域覆蓋了整個長江靖江段,累計目擊長江江豚11群次,28頭次。
自白鱀豚功能性滅絕之后,長江江豚是目前長江中唯一存活的鯨類物種,具有反映長江生態系統狀況的重要作用。地處長江下游的靖江,是各種魚類的最佳棲息地、洄游家園。隨著“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深入人心,長江的水域環境越來越好,江豚頻現長江靖江段,成就獨特的“江中一景”。
今年,靖江牽手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正式啟動馬洲島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其中,由鹽城師范濕地學院進行靖江段長江江豚調查。這也是靖江首次組織長江靖江段江豚的摸底調查。
長江靖江段此前沒有針對長江江豚的專題調查,以往長江全流域的調查報道中稱該江段為長江江豚分布密度較低區域,且沒有對該區域江豚數量的具體報道。“本次調查中,我們不僅多次目擊到長江江豚成年個體,還目擊到了江豚幼崽,讓我們很興奮。”長江江豚調查團隊成員唐丹表示,“我們記錄了長江江豚的頭數、發現位置、行為活動等信息,還拍攝了部分照片與視頻。”
初步調查結果顯示,長江靖江段有一定數量的長江江豚生存,主要分布區為江陰大橋至馬洲島水域,多以小群體(2~4頭)進行活動,也發現超過5頭的群體。根據對現為長江護漁員的退捕漁民的問卷采訪,長江江豚在靖江段曾經很常見,江陰大橋以下至牧城公園段是長江江豚的主要分布區,這與此次調查結果較為一致。
按照計劃,調查團隊還將對長江靖江段江豚活動情況進行不同季度的調查,進一步揭示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和季節性分布活動特點,為該江段的長江江豚種群保護與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和科學參考,也將為全流域長江江豚保護助力。
近年來,靖江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長江岸線1/3不開發,騰退生產岸線近10公里,4983名漁民全部退捕上岸,涵養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宜居地。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