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12月6日,在中國共產黨黃石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上,黃石市委書記郄英才說,今后五年,是開啟黃石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五年。
如何在關鍵五年奮發新作為?郄英才介紹,黃石將奮力在九個方面勇開新局,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關鍵詞:全面綠色轉型
——提升生態治理水平。堅持長江大保護,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硬約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推進生產減污降碳。大抓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優化升級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積極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碳排放權等市場化交易。
——倡導生活綠色環保。積極開展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建筑等創建行動,完善充電樁等基礎設施配套,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推進國家“無廢城市”建設,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理率達到100%。
關鍵詞:創新賦能發展
——筑牢產業創新主陣地。高水平建設環大冶湖科學城、光谷東黃石科創島、環磁湖應用科技創新中心,實現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力爭省級以上新型研發機構超過130家。加快推進上海、深圳等離岸科創中心建設,打造“飛地創新”品牌。
——培育創新企業生力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速超過8%,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超過12%,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生態孵化鏈條。
——打造創新人才強磁場。深入實施“東楚英才”計劃、“高層次人才校企共享計劃”,優化實施“新黃石人”計劃、“才聚荊楚·智匯黃石”工程,打造區域性人才中心。
——構建創新服務全鏈條。健全“政產學研用”對接機制,完善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等公共服務平臺,完善創新金融合作、技術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等機制,大力推進全國全域科普試點城市建設。
關鍵詞:工業提質倍增
——推動集群化發展。打造1個兩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1個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生命健康、高端裝備2個五百億級產業集群,汽車及零部件、節能環保、紡織鞋服3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推動鏈條化發展。完善產業鏈鏈長制,推動PCB、銅、鋼鐵、高端裝備、新型顯示終端、紡織鞋服、生命健康、綠色建材、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節能環保、鋁型材等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推動高端化發展。實施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行動,力爭省級以上“隱形冠軍”企業達到120家以上。
——推動數字化發展。以發展工業互聯網為突破口,建設黃石大數據中心,深入實施“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數據上云”智能化改造專項行動,打造一批無人工廠、智慧車間。
——推動融合化發展。突出抓好研發設計、信息技術服務、現代物流、商務服務等4個重點生產性服務業,積極發展電子商務、人力資源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檢驗檢測等細分領域和行業。
關鍵詞:區域協同發展
——積極主動融圈入群。主動配套武漢“光芯屏端網”,積極承接武漢產業轉移、創新輻射,主動與鄂州、黃岡、咸寧、九江開展跨區域合作,全力推進創新協同、產業協作、交通互聯、開放流通、市場融合。
——打造交通物流樞紐。推進對接武漢、連通鄂州花湖機場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力爭取350km/h高鐵過境黃石,擴大港口規模和吞吐能力,力爭實現集裝箱吞吐能力50萬標箱、貨物吞吐能力1億噸,打造長江中游大宗商品綠色高效轉運基地。
——實現全域一體發展。加快城市空間大拓展,強化重點園區平臺、鄉鎮組團支撐作用,形成“環兩湖、跨兩山”的現代化大城市發展格局。
——做大做強縣域經濟。支持大冶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奮進全國縣域經濟五十強,支持陽新縣推進工業強縣、沖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支持黃石港區爭創全國現代服務業試驗區,支持西塞山區建設現代化特鋼之城,支持下陸區打造國家級銅基新材料產業基地,支持開發區·鐵山區奮進全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園區,支持黃石新港園區打造現代化港口新城。
——夯實園區發展平臺。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新港園區發揮港園一體、多式聯運、保稅物流等綜合優勢,加快港產城融合發展;大冶湖高新區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奮進全國高新區百強;黃石臨空經濟區加快發展臨空經濟,積極對接鄂州、黃岡臨空經濟區,實現協同錯位發展。統籌推進陽新濱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黃石港臨空商務產業園、西塞山臨港產業園、下陸臨空跨境電商產業園等園區發展,探索跨區域共建產業園區。
關鍵詞:提升城市品質
——提升宜居品質。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完善城市公園和便民生活圈體系,實施城市暢通工程,提升公共交通一體化水平,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雨污管網升級改造、水利補短板等重點項目。
——提升消費品質。大力發展品牌經濟、夜經濟、流量經濟等新業態,力爭建成10條有影響、有特色的商街商圈,精心規劃建設一批城市商業綜合體,引進建設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酒店、商場,著力打造一批特色城市地標,加快大冶湖核心區現代服務業發展。
——提升人文品質。爭創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快發展現代文旅產業,培育一批文旅綜合體、文旅消費集聚區、鄉村旅游樣板帶,打造特色鮮明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提升服務品質。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建設、管理、服務深度融合。
關鍵詞:深化改革開放
——建強開放平臺。強化黃石新港物流、商貿、服務、消費等綜合功能,科學謀劃布局建設臨空經濟區高端制造、臨空商貿、智能物流等發展平臺,加快建設國家級臨空經濟區,高標準建設綜合保稅區,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
——打造外貿強市。實施外貿市場主體培育行動,發展壯大特色外貿產業集群,積極培育對外經濟合作品牌,加強智慧口岸建設,推進口岸提效降費改革,推動黃石全國外貿百強城市持續進位。
——狠抓招商引資。堅持“畝產論英雄”,嚴把項目質量關,積極承接沿海和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打造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政務服務“進一網、能通辦”、惠企政策“無申請兌現”、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服務,弘揚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精神,深化“雙千”服務企業活動。
關鍵詞:推進鄉村振興
——大力推動農業產業化。加快培育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區域性公共品牌,建成一批農業產業強鎮、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水果、水產、茶葉、蔬菜、油茶、中藥材等農業主導產業鏈總產值達到200億元。
——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建設行動,統籌做好村莊規劃建設、廁所革命、“四好農村路”等工作,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生態村鎮、美麗鄉村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
——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加強農村“三資”監管,持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農村集體產權、農業經營體制等改革,振興鄉村文化,推進移風易俗。
關鍵詞:增進民生福祉
——堅持教育優先。全面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達標、高中教育多樣化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類型化發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規范發展民辦教育,辦好特殊教育,健全終身教育體系,落實義務教育“雙減”政策。
——建設文化強市。加強龍港蘇維埃革命舊址、劉仁八紅三軍團革命舊址等紅色遺址遺跡保護,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擦亮黃石礦冶文化、長江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品牌,深入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加快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文化產業增加值占CDP比重提升到5%左右。
——打造健康黃石。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成功創建縣級三甲醫院2家。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一流國乒基地,建成一批國家級和省級水上運動、登山等戶外運動基地。爭創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創造幸福生活。促進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健全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深入推進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全面落實三孩生育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大力發展養老、托幼、家政、健康等社區家庭服務業。
關鍵詞:統籌發展安全
——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健全黨建引領的共治共建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提升物業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
——加強法治黃石建設。提升地方立法質量和效率,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智能高效、廉潔誠信、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強化司法制約監督,更好維護保障民生。
——加強平安黃石建設。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公共安全保障體系,積極創建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市,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鞏固拓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統籌推進政治、經濟、社會、新型領域等風險防范工作,構建大安全工作格局。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