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麗水墻體廣告 33歲的范雪是麗水遂昌縣大柘鎮車前村人,她沒有想到,本人從小吃到大的粽子,有一天會成為網店熱銷品,旺季的時分能給本人帶來上萬元收入。 2014年開端,省政府連續兩年將“城鄉電商效勞網絡建立”列入“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十大項目”,今年的任務是新建3000個鄉村電商效勞站,新建3000個城市社區智能投遞終端。 土粽子搭上電商快車
一個村半年賣出5萬多個
每年端午節前的一個多月,是范雪最繁忙、最慌張的時分,她要到村里包長粽。
長棕是遂昌特有的粽子。餡料用的是經灰汁浸漬之后的遂昌高山糯米,再加上土豬肉和農家梅干菜,每根長粽均選用4-6張七八厘米寬的野生箬葉,用生長在石壁泉溪的龍須草或粽絲緊緊扎圈。
“以前誰家結婚辦喜事,長棕是必不可少的。”
范雪記得,那個時分的長棕真是又長又重,最少有四五斤,“要么就是過端午節的時分,自家做做吃,很平常,基本沒想到拿這個去賣。”
改動在2014年,車前村村支書范建成覺得,村子里有很多資源能夠發掘。
這個海拔1000米的小山村景色秀麗,盛產茶葉,簡直家家有茶園。不少特產山貨拿到大城市都是緊俏貨。這些養在深閨的好東西,怎樣才干讓更多人認識到它們呢?
“我們也想到要賣,就是想不到經過什么沒渠道。后來縣指導來調查,就說我們這些產品能夠拿到網上賣,幫我們和幾家電商牽線,就這么做起來了。” 去年一年,車前村賣出兩萬多個粽子,今年至今曾經賣出5萬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