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2021年,我區戰疫情、筑根基、促就業、抓難點……在鄉村振興開局的路上,全區各地鄉村振興部門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對脫貧縣、脫貧村、脫貧人口“扶上馬送一程”。各地響鼓重槌、盡銳出戰,因戶施策、精準發力,一支支鄉村振興工作隊接力再出發,一個個特色產業帶動高質量發展,鄉村建設項目紛紛落地,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持續改善,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圖景,在118.3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徐徐鋪展。
興安盟扎賚特旗巴彥扎拉嘎鄉水田村村民張淑華,因突發疾病,被識別為邊緣易致貧戶。“村委會給我安排了公益崗,每年6000元工資,防貧保給我賠付了8萬元。”說起這些幫扶政策,張淑華淚眼婆娑。
2021年,我區各地防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日益完善,對確定的易返貧致貧監測對象,根據風險大小、類別、輕重緩急等情況,建立精準幫扶臺賬、跟蹤落實幫扶舉措。截至去年11月底,全區7.11萬人被納入監測范圍,其中66.2%已消除返貧風險,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入選第三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的赤峰市林西縣榮盛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托管與流轉、機械化服務、注冊雜糧品牌、創辦雜糧深加工企業、與龍頭企業合作等方式,帶動5000多農戶人均增收1000到3000元。
2021年,我區各地持續加大對脫貧地區產業幫扶力度,促進產業提檔升級,帶動脫貧群眾增收。中央和自治區投入銜接資金84.2億元,其中,50%以上的資金用于發展產業;為10個國家級和5個自治區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旗縣投入23.37億元,并從14個方面給予重點支持;持續扶持648家幫扶龍頭企業、294家扶貧車間,有勞動能力的脫貧戶實現產業項目全覆蓋。
“我每天到園區剪菇根,1個月能掙兩三千塊。我都這歲數了,還能找到這么輕松的工作,真是感謝這個好時代啊……”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小佘太鎮蘑菇產業園內,60歲的王連女一邊剪菇根一邊感慨。
2021年,我區各地多舉措落實用人單位穩崗就業政策,加強京蒙勞務協作,推廣以工代賑,開發公益性崗位,全區有勞動能力的脫貧群眾已就業20.62萬人,是去年總規模的1.04倍。其中,公益性崗位安置7.36萬人。投入6.64億元用于扶持易地搬遷安置區,確保搬遷群眾有穩定的產業項目和就業崗位。
“礦泉水廠終于落戶嘎查了!”鄂爾多斯市烏蘭陶勒蓋鎮巴音高勒嘎查駐村第一書記劉祥無比興奮:“水廠的建成讓嘎查集體經濟實現從0到150萬元的蝶變,還帶動了不少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2021年,五級書記抓振興,一張張軍令狀直指最難啃的“硬骨頭”,5341個駐村工作隊、5682名駐村第一書記、16050名駐村干部同所有鄉村干部一道,像螺絲釘一樣釘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陣地上,他們與脫貧群眾結對子、認親戚、交朋友,為鄉村振興出點子、辦實事、解難題,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充分信任,鞏固了黨同群眾的魚水深情。
“之前給父母從網上買東西,他們還要到鎮上去取,十分不便。現在快遞不僅能進村,還能將家鄉的特產隨時寄給我。”籍貫是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岱洲夭村,現在在深圳工作的張良特別高興。
2021年,持續完善脫貧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新開工農村牧區公路7211公里,99.8%的行政村村內主要道路完成硬化。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7%。統籌實施脫貧地區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7875個建制村實現快遞進村,覆蓋率達71.16%,快遞進蘇木鄉鎮實現全覆蓋。
國電北京公司與烏蘭察布能投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投資425億元在四子王旗建設600萬千瓦風電基地,是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陸上風電項目,也是國家首個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平價上網示范項目。
2021年,持續推動京蒙協作領域拓寬、方式優化。北京市為我區投入援助資金19.4億元,支持發展各類優勢特色項目,97家北京市企業投資36.48億元,共建51個產業園區,幫助7萬名農村牧區勞動力實現區內外轉移就業;創新方式開展“組團式”“結對式”醫療、教育幫扶,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統籌推進29家中央單位繼續定點幫扶我區31個脫貧旗縣;持續深入開展消費幫扶,全區認定幫扶產品3290款,銷售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分別比去年增長85.6%和38%;啟動“萬企興萬村”行動,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
“過去家里沒有衛生間,寒冷的冬天夜間如廁是一家人最為犯愁的事兒。自從家里安裝了免沖洗原位降解戶廁,再也不怕冷了,我們牧區的家和你們城里的樓房沒啥區別了!”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桑根達來鎮巴音淖爾嘎查牧民斯琴得意地說。
2021年,全力抓好脫貧地區人居環境整治,加快編制縣級國土空間規劃,全面完成村莊布局分類,4470個嘎查村開展“多規合一”規劃編制。重點推動農村牧區廁所革命,統籌解決垃圾和污水治理。集中開展農村牧區戶廁改造“回頭看”,不斷積累和探索戶廁改造模式、補貼方式和運營維護的經驗和做法,為全區逐步推開奠定基礎。積極推廣“網格員”鄉村管理新模式,推開“積分制”“清單制”“紅黑榜”等治理方式,促進文明村鎮創建和社會綜合治理,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百尺竿頭從今越,鵬程萬里展宏圖。這一組組鮮活的數字,是我區堅決守住防返貧底線、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詮釋。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深入,我區農牧業和農村牧區的發展前景必將更加廣闊。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