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江萍、史偉夫婦和他們的5米長卷
5米長卷吸引眾多社區居民
□全媒體記者朱月皎文/攝
夫妻創作5米剪紙長卷
驚艷亮相
紅紅的剪紙迎接紅火的新年。元旦小長假期間,星火路社區的一對六旬夫妻江萍和史偉,將創作的名為“百年征程”的5米剪紙作品在社區紅色驛站進行展示,向黨和祖國獻禮。
紅船起航、井岡山會師、遵義會議……“以前也見過類似的剪紙作品,但都是單幅的,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在一幅作品上展現出來,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太震撼了!”星火路社區老黨員、剪紙愛好者劉玉生說。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江萍想創作一幅剪紙長卷,將黨的重大歷史事件在一幅剪紙作品上呈現出來,這一想法得到了丈夫史偉的支持。從2021年5月開始,夫妻二人就到書店和網上查找資料,經過多次修改,最終將草圖敲定。
2個月里,夫妻二人齊心合力,在長達5米的紅紙上,一刀刀、一寸寸地向前推進。每天長達五六個小時的伏案工作中,刻刀剔出的紙屑將廢紙簍填滿。二人非但不覺得辛苦,還很享受這個過程。
“在創作中,我和丈夫學到了不少黨史知識,更深深感受到了黨的偉大。”江萍說,由于退休前工作多次調動,自己入黨的愿望一直沒有實現,但她一直非常渴望入黨,日常工作、生活中始終向黨員看齊。
購數百刀片,自制刻刀
用心創作
“這是一幅反映黨的光輝歷程的作品,所以對待每一個細節都要格外認真。”史偉說,長5米,寬0.5米的作品完成后,他和妻子不斷檢查、修改,后又自掏腰包進行裝裱。在星火路社區的大力支持下,作品終于在元旦小長假期間在社區紅色驛站展出。
圈里的剪紙愛好者得知夫妻倆創作了一幅5米長卷,紛紛前來參觀、學習。市老年書畫協會剪紙分會會長朱德和看到后,忍不住豎起拇指為他們點贊:“整幅作品不是粘貼、拼接的,而是一氣呵成。陽剪、陰剪運用自如,線條流暢,就像書法中‘疏可走馬、密不透風’一般,該粗獷的地方粗獷,該細膩的地方細膩,將襄陽的民間剪紙藝術又提高了一個層次。”
在創作“遵義會議”這個場景時,由于建筑上有很多門、窗,且鏤空的部位都很小,為此,夫妻倆買來多款刀口不同、厚薄各異的刀片進行對比,然后根據圖紙上孔的大小,“量身定制”與鏤空部位匹配的刻刀。
說著,江萍就現場演示起來。只見她將筷子從中間劈開,將刀片置于被劈開的筷子中間,然后用電工膠帶纏繞固定,幾十秒鐘后,一把刻刀就制作好了。
為了將每一個場景盡量還原,讓每根線條盡量生動,夫妻二人光刀片就買了數百個。
縱覽長卷,隨處可見牡丹、祥云、煙火等吉祥元素。夫妻倆表示,這些元素寄托著他們對黨和祖國美好的祝愿。
學習剪紙,奉獻社會
老有所為
說起與剪紙的緣分,江萍表示,這還要追溯到4年前。
當年,江萍報了市老年大學剪紙班。憑著刻苦、認真,從未接觸過剪紙的她很快就練就了精湛的剪紙、刻紙技藝。
“既然在市老年大學學習了這門技藝,就該發光發熱,回饋社會,老有所為。”帶著這個初衷,加上星火路社區黨委的重視和大力支持,2019年4月,星火路社區“星火傳承”剪紙志愿服務小分隊(下稱小分隊)成立。
星火路社區黨委副書記施莉華表示,三年來,星火路社區黨委以剪紙為載體,讓黨員、居民在感受中國傳統藝術魅力的同時,將“倡廉”“反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刻在心中,營造了濃濃的文化氛圍。目前,小分隊固定隊員已發展至35人,江萍正是其中一員。此外,社區還辦起了星火路社區剪紙培訓班,并在三四個老舊小區里設學習點。如今,社區紅色驛站里還搭建起了剪紙藝術的展廳和手工操作廳,為剪紙愛好者們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空間。
2020年疫情期間,宅在家中的江萍剪紙抗疫,丈夫史偉看到后深受感動,便也加入其中。在妻子的帶動下,他如今已深愛上了這項傳統藝術。
江萍表示,丈夫入門晚,但悟性高,雙手特別巧。“去年,他就在家繡了一幅‘清明上河圖’,此幅剪紙長卷大部分也由他完成。”江萍說。
下一步,夫妻倆計劃創作更多有襄陽味兒的長卷作品。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