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通過養蜂,我脫貧了,這都得感謝陳老師。 近日,說起自己故事,涼山州雷波縣馬頸子鎮安寨坪村的彝族青年曲比拉門一個勁豎起大拇指。
曲比拉門口中的 陳老師 ,全名陳昭林。他是宜賓市翠屏區援彝工作隊第二批、三批隊員,在雷波開展對口幫扶工作已有三年多,曾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我是瞞著家人偷偷報名參加援彝的。 陳昭林想起初來雷波時的情景。他翻出和妻子的聊天記錄,上面有幾句話讓人如鯁在喉, 每次你都不在我身邊 生娃、生病你都是缺席 你是個忙人+野人,我們都叫你陳事多 。談起家人,陳昭林特別愧疚, 2019年我70多歲的老父親血管瘤手術,麻醉還沒清醒,我卻踏上回彝區的路,援彝三年多,我最對不起的就是我的家人。
陳昭林(右三)與四川農業大學專家教授在雷波縣蜜蜂養殖場指導蜜蜂養殖工作。
但對于幫扶工作以及雷波的父老鄉親,陳昭林從未有過虧欠。
在陳昭林及援彝工作隊的幫助下, 曲比拉門養了三百多箱蜜蜂,養蜂第一年就掙了三十多萬元,靠養蜂走上了 小康路 。
雷波土蜂蜂源質量好,但受限于當地養蜂人的技術水平,蜂群蜜蜂數量少、蜂蜜質量不高、產量低等問題普遍存在。 我要為涼山留下什么,這個問題應在實際行動中作答。 陳昭林說,他是作為農業專業技術人才來到雷波援助的,他最想給當地群眾留下的,就是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
蜂農 蜂收 。
三年多的時間,陳昭林遍訪了雷波縣的所有養蜂人,不僅自己為他們講技術、解難題,還經常前往海拔2000米以上的深山捕捉蜂王,為蜂農們培育優良的新蜂王。
同時,在援彝工作隊和雷波縣農業農村局的支持下,他還同省蜂業管理站等對接,邀請專家到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培訓,帶著村支部書記和養蜂大戶們到成都等地現場觀摩學習。
羅德香是陳昭林及援彝工作隊重點培養的養蜂 土專家 ,現在一年平均收入在20萬以上,還成為了雷波縣農業農村局的特聘農技員,奔走于各個鄉鎮為蜂農免費提供養殖技術指導。 以前,我們養蜂人不大懂技術,全憑經驗和感覺自己摸索,采得的蜂蜜有好有壞,收入也不穩定。 他說,工作隊了解情況后,讓包括他在內的養蜂人免費參加專業培訓,并在蜂場受到專家一對一的指導。
如今,雷波全縣蜜蜂存欄1.7萬群,年產320噸蜂蜜,產值達2600萬元,蜜蜂養殖戶首次超過1100戶。 現在,我們不僅有了雷波蜂蜜品牌商標和獨立的包裝,還依托科研單位開始蜂產品的研發生產工作。 陳昭林說。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